川普關稅大限將至!全球談判一次看:哪些國家已簽?哪些還在談?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根據《CNBC》周四 (31 日) 報導,隨著美國總統川普設定的 8 月 1 日關稅時限將至,全球貿易談判進入最後衝刺。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暫緩措施即將到期,若未能在期限前達成協議,各國恐再度面臨高額關稅,增加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截至目前,美方僅在 120 天內完成 8 項協議,遠低於川普先前宣稱的「200 項協議」及貿易顧問所謂的「90 天 90 項協議」目標。
以下為各主要貿易夥伴與美國談判進展概況:
英國:率先達成協議 但爭議未了
英國於 5 月率先與美國達成協議,框架包括 10% 的基準關稅及汽車、航太等產品的配額與豁免。然而,即便川普近日在蘇格蘭與首相施凱爾 (Keir Starmer) 會面,雙方仍在鋼鋁關稅削減及數位服務稅問題上陷入膠著。川普要求英國取消數位服務稅,作為持續維持優惠的條件之一,談判尚未完全落幕。
越南:關稅砍半 卻被指措手不及
越南於 7 月 2 日達成協議,對美出口關稅由 46% 降至 20%。但《Politico》指出,越南談判團原本預期降至 11%,卻在川普單方面宣布 20% 時感到震驚。此外,協議還提及 40% 的「轉運關稅」,針對中國商品經越南轉運出口美國的情況,但執行細節未明朗。川普則宣稱協議將開放美國商品全面進入越南市場。
印尼:降稅幅度大並拆除障礙
印尼在 7 月 15 日與美方達成協議,關稅自 32% 降至 19%,並承諾對 99% 以上美國商品免稅,涵蓋農業、能源及製造業等領域。此外,雙方同意處理美方所關切的「非關稅障礙」,以推動市場開放。
菲律賓:僅象徵性降稅
菲律賓於 7 月 22 日與美國達成協議,關稅僅從 20% 降至 19%,遠低於其他東協國家。川普稱讚菲律賓「對美國全面開放市場」,並提到雙方將在軍事領域展開合作,但未透露具體內容。菲律賓已是美國防禦條約盟國,並駐有美軍。
日本:汽車業最大受益者
日本於 7 月 23 日與美方達成協議,關稅自 25% 降至 15%,且汽車獲優惠稅率,對日本出口至關重要。川普稱這是「史上最大協議之一」,並宣稱日本承諾在美投資 5,500 億美元,且「美方將獲 90% 利潤」。但川普此前數度批評日本「拒絕進口美國稻米」,甚至稱日本「被寵壞」。
歐盟:削半關稅但內部分歧嚴重
歐盟近日達成協議,對美出口關稅由 30% 降至 15%,汽車、飛機及部分學名藥等產品恢復至 1 月前水準。然而,法國總理白胡 (Francois Bayrou) 稱此協議是「屈辱」與「黑暗的一天」,但歐盟貿易專員塞夫柯維奇 (Maros Sefcovic) 則辯稱,這是「在艱困情勢下的最佳協議」。
南韓:最新加入協議行列
南韓於 7 月 31 日與美達成協議,出口關稅統一降至 15%,汽車也獲降稅。川普稱南韓將投資 3,500 億美元於美國,並強調「90% 的利潤將回饋美國人民」。南韓總統李在明則說,這筆基金將助韓企進入美國造船及半導體等產業。
中國:談判陷入僵局
中國自 4 月以來經歷多輪加徵與暫緩關稅,5 月雙方達成暫時休戰協議,將中美關稅降至 30% 與 10%,休戰期至 8 月 12 日。然而,最新一輪斯德哥爾摩談判無果,美方財長強調需川普批准方能延長休戰。
印度:高關稅伴隨懲罰措施
川普 7 月 31 日宣布對印度課徵 25% 關稅,並加上未明確說明的「懲罰措施」,原因是印度高關稅及與俄羅斯的能源軍事合作。儘管稅率略低於 4 月的 26%,但仍位於川普預告的 20%-25% 高檔區間。
加拿大:面臨 35% 高稅 壓力倍增
加拿大自 8 月 1 日起將遭 35% 關稅,川普稱其為「毒品輸美來源」。總理卡尼 (Mark Carney) 稱雙方談判「進入緊張階段」,但坦言零關稅協議難度高。
墨西哥:停滯不前 但有 90 天談判期
墨西哥仍面臨 30% 關稅,川普指控墨方未能有效管控邊境。墨西哥政府盼在期限前達成協議,但近周未見實質進展。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 (Claudia Sheinbaum) 周四表示,她已在與川普的通話中爭取到新的關稅暫緩措施,並取得 90 天談判窗口,以敲定貿易協議。此舉避免了原定周五 (8/1) 生效的 30% 關稅。
澳洲:暫享低稅 但恐受波及
澳洲目前維持 10% 基準稅率,因對美貿易逆差。然而,若川普將基準稅率調高至 15%-20%,澳洲也可能被波及。總理艾班尼斯 (Anthony Albanese) 強調澳洲應獲豁免,並否認放寬美牛進口與川普有關。
市場分析:全球供應鏈緊繃與通膨風險
分析師指出,若更多國家未能在期限前達成協議,全球供應鏈恐遭受新一輪衝擊。美國市場的高關稅將推高進口成本,並間接傳導至消費品價格,加劇通膨壓力。尤其是汽車、機械設備與電子產品供應鏈,將首當其衝。
若加拿大、印度與墨西哥等主要貿易夥伴未及時簽署協議,恐導致北美製造業成本上升,並影響美企投資計畫。此外,歐洲內部對協議分歧加深,增加區域經濟的不確定性。
觀察人士認為,短期市場波動恐加劇,投資人將密切關注川普是否祭出更多談判槓桿,尤其是中美談判走向,可能成為後續金融市場的重要變數。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