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首批牌照「個位數」:香港穩定幣發行權爭奪戰白熱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香港《穩定幣條例》已於 2025 年 8 月 1 日正式生效,代表著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關鍵節點,穩定幣作為新興支付工具正式納入監管,將逐步融入更廣泛的金融體系。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首批牌照「個位數」:香港穩定幣發行權爭奪戰白熱化(圖:shutterstock)

穩定幣牌照申請與預期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已明確牌照申請時間表:機構可在 2025 年 8 月 1 日至 31 日期間主動聯繫金管局溝通申請事宜,並須於 2025 年 9 月 30 日或之前提交所需材料。

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預計,首批穩定幣牌照可能在 2026 年年初發出,但數量將是個位數,預計為數個,甚至可能只有 2 到 3 張。儘管市場一度將此解讀為「邀請制」,但金管局澄清並非官方說法,鼓勵所有有意願的機構主動溝通。

發牌重點考量包括申請材料的成熟度、具體的應用場景、風險管控能力,以及機構的可持續經營能力。穩定幣的應用場景尤其受到關注,特別是跨境支付、數字資產交易及傳統資產代幣化。

牌照角逐者眾多

穩定幣牌照的競爭預計將異常激烈,潛在角逐者包括:

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中國銀行(香港)、渣打銀行(香港)和匯豐銀行最有可能率先申請並獲批,因其在貨幣發行和儲備資產管理中的關鍵角色。

沙盒測試企業:目前有三家參與沙盒測試,包括京東幣鏈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擬發行與港元 1:1 掛鉤的「京東穩定幣」)、圓幣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擬發行錨定港元的 HKDR),以及渣打銀行(香港)、安擬集團、香港電訊組成的聯合體。值得注意的是,參與沙盒測試不代表一定能獲批牌照。

互聯網大廠及支付公司:如螞蟻數科已啟動申請,螞蟻國際也計劃在香港和新加坡申請。連連數字正積極探討申請可能性,並已成立穩定幣專責團隊。

中資金融機構及大型央國企:也有業內人士透露,中資金融機構正進行申請相關事宜。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透露,已有數十家機構主動接觸金管局,但許多仍停留在概念階段,缺乏實際應用方案和風險管控能力。對於那些提供應用場景但缺乏發行能力的機構,金管局建議與其他穩定幣發行機構合作。

虛擬資產交易平台與牌照升級

香港對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TP)實行雙重牌照制度,即需獲得證監會的 1 號(證券交易)牌照和 7 號牌照(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以及針對非證券型代幣的 VASP 牌照,合稱 VATP。目前,共有 11 家公司獲得正式發牌的 VATP 營運者,另有 9 家公司正申請中。

除了穩定幣發行,香港虛擬資產相關活動牌照分為多種類型:

  • 透過綜合賬戶安排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涉及 1 號牌照(證券交易),已有 44 家公司獲此牌照,多為券商,如招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
  • 就虛擬資產提供意見:涉及 4 號牌照(就證券提供意見),已有 39 家公司獲此牌照,包括券商、資管企業及銀行機構。
  • 管理投資超過 10% 虛擬資產的投資組合:涉及 9 號牌照(提供資產管理),已有 42 家公司獲此牌照,多為資管企業,如博時基金(國際)、華夏基金(香港)等。
  • 作為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介紹代理人:涉及 1 號牌照,共有 20 家公司獲此牌照,主要由券商獲得。

勝利證券是香港首家獲發虛擬資產全牌照(1、4、9 號牌)的金融機構。招銀國際則是香港首家取得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相關牌照的中資銀行系券商。德林控股也正積極擴展其 1、4、9 號牌照的虛擬資產業務覆蓋範圍。

過渡安排與市場展望

對於現有穩定幣發行人,金管局設定了 6 個月的過渡期(2025 年 8 月 1 日至 2026 年 1 月 31 日)。在此期間,原有發行人可選擇積極申請正式牌照或進入結業期。若未能成功申請,需在條例生效後 4 個月內有序結束業務。金管局還可能向能力符合的原有發行人授予「臨時牌照」。

隨著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重塑全球經濟,穩定幣有望成為國際貨幣體系重構的變量。不過,金管局提醒市場警惕概念炒作及「市場泡沫化」趨勢,並強調發牌是一個龐大工程,2026 年初的發牌時間點可能仍是「最早發牌時間」的預估。

業內人士也期待錨定離岸人民幣的穩定幣能夠推出,華夏基金(香港)已推出首只鏈上離岸人民幣貨幣基金,探索了其可能性。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