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火星夢延期:星艦試飛連三敗 殖民之路崎嶇
鉅亨網新聞中心
SpaceX 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曾公開闡述他宏大的火星殖民願景: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可自我維持的城市,最終讓數百萬人移居並共同建造新文明。他的目標是透過星艦 (Starship) 系統,實現大規模的貨物與人員運輸。最初的規劃包括最快在明年底前執行首次無人星艦火星任務,隨後是 2026 年啟動貨運任務,而人類登陸則可能在 2030 年代初期實現。

然而,星艦的開發過程充滿技術挑戰,導致馬斯克的火星時間表被迫延後。最新的「星艦」試飛——第九次無人試飛 (發生在五月底)——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儘管此次試飛的第二級火箭 (即「星艦」本身) 在進入太空後成功關閉發動機,但隨後卻失控翻滾,地面控制人員無法使其停止。最終,發動機重新點火操作被迫取消,星艦在印度洋上空燃燒殆盡,未能實現可控濺落。
此次失利是星艦連續第三次試飛失敗。與前兩次導致發動機艙起火的問題不同,這次的「Block 2」設計所面臨的似乎是推進劑箱洩漏,這可能源於過度振動。
這些問題表明,打造一款結構輕盈、可重複使用且能將 150 噸載荷送入軌道的航天器,可能是一個過於雄心勃勃的目標,甚至可能需要降低其有效載荷能力。
這些連續的失敗意味著 SpaceX 在讓星艦成功入軌並返回地球方面,相較於六個月前並沒有取得任何進展。這直接證實了馬斯克將無法按照其原先宣稱的計畫,在明年向火星發射無人星艦。
此外,星艦的開發延誤也 嚴重影響了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阿提米絲」(Artemis) 計畫的登月時程,使人們對 SpaceX 明年登月的能力,以及後年將宇航員送上月球的目標產生嚴重質疑。
儘管面臨挑戰,SpaceX 的開發仍在持續。最新版本的「V2 星艦」模型已在德州星艦基地進行預飛行測試,馬斯克更表示,他期望 「V3 星艦」能在年底前發射。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的試飛中,「超級重型」(Super Heavy) 助推器成功實現了重複使用,這被視為一個有希望的跡象,預示著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發射未來可能變得常態化。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