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遭納坦雅胡玩弄?《紐時》揭加薩人道危機真相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紐約時報》認為,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正透過控制加薩地區的援助與戰火節奏,操弄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在內的美國政界,藉此鞏固其極端右翼政府的統治基礎。

《紐時》文章開頭引用以色列《哈雷茨報》報導指出,「以色列開戰第 659 天。加薩醫療消息:至少 25 人在等待援助時遭槍擊身亡,」這類報導近幾週幾乎天天出現。
然而,《紐時》評論強調,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色列最近才在伊朗成功刺殺數十名高官與核科學家,展現出其軍事行動的高精確性。
因此,該報質疑:「若能遠距精準擊殺敵方高層,為何無法將食物安全地送進距離僅 40 公里的加薩?」
《紐時》指出,這絕非無能,而是以色列極右翼政府的蓄意政策。由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領導的聯合政府中,包括國家安全部長 Itamar Ben-Gvir 在內的極端派人物,都曾公開主張讓加薩民眾「餓到離開」。
面對國際壓力與聯合政府內部極右勢力的拉扯,納坦雅胡選擇維持援助在「最低限度」,使其不致完全喪失美國支持,但又不至激怒黨內強硬派。
而如此的結果就是,加薩出現大規模兒童營養不良的慘狀,就連川普都不得不承認:「這不是擺拍,我們必須讓孩子們吃飽飯。」
《紐時》指出,這場戰爭已成為以色列建國以來最長、最致命的巴以衝突,也可說是「史上最惡的戰爭」,一場由以色列歷史上最極端、最無道德底線的政府,對抗巴勒斯坦史上最殘暴的組織哈瑪斯(Hamas)。
雙方不僅都抱持極端主張,妄圖消滅對方以統治整片土地,其領導人也都將自身政治利益凌駕於民眾福祉與國際關係之上。和平派在雙方均失聲,以色列反對黨與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完全邊緣化,無力左右局勢。
哈瑪斯拒絕和平 同樣罪責難辭
儘管《紐時》對以色列政府提出嚴厲批評,但該報也指出哈瑪斯在這場人道災難中責無旁貸。
《紐時》指出,哈瑪斯早已明知加薩民眾面臨飢餓與無家可歸的危機,卻拒絕交換人質、撤離領導層,或邀請國際維和部隊接管加薩,堅持要在戰後繼續掌權。
哈瑪斯甚至要求美方保證其領導人不會在交出最後一批以色列人質後遭再度攻擊,將整場衝突變成政治籌碼。
《紐時》形容哈瑪斯「病態扭曲」,對延續戰火、加劇平民苦難負有重大責任。
極端主義掌權 以色列道德沉淪
然而,《紐時》也強調,美國與以色列國內許多人士仍低估納坦雅胡政府的極端本質,誤以為這只是「更偏右」的政府。但實際上,這屆政府容納了如財政部長 Bezalel Smotrich 等主張殘忍政策的極端派人士。
Smotrich 此前也曾公開表示,即使封鎖援助導致兩百萬人挨餓致死,也是「正當且合乎道德」的,只是國際社會不會容許。他表示:「在當今全球現實中,我們別無選擇,只好提供援助,否則就會有人道災難。」
《紐時》指出,這反映納坦雅胡把歷史上被壓抑的極端思潮推上權力高位,並逐步摧毀以色列法律與制度的制衡。
此外,納坦雅胡也正試圖罷免總檢察長,削弱最高法院,目的就在於全面吞併西岸甚至加薩,並驅逐巴勒斯坦人,不受法律拘束。
川普被耍 協議遭撕毀
《紐時》認為,川普及其中東特使維特科夫(Jason Greenblatt)對納坦雅胡的本質一無所知。他們以為每個人都像自己一樣在意交易與利益,卻沒看穿納坦雅胡玩弄美方的策略。
今年 1 月,以色列與哈瑪斯曾達成一項三階段停火協議,包含人質交換。但納坦雅胡在 3 月單方面撕毀協議,導致剩餘談判破裂。他辯稱哈瑪斯拒絕釋放人質,但根據協議,哈瑪斯並無此義務。
《哈雷茨報》也指出,當時哈瑪斯戰力已幾近瓦解,無任何軍事必要重啟戰爭。但為維繫右翼聯盟的支持,納坦雅胡選擇重啟戰火,欺騙美國說這會加速人質獲釋。
結果,人質未回,士兵陣亡、平民罹難、加薩陷入全面人道危機。
代價與遺產:雙方保權,和平無望
《紐時》總結指出,這場災難性戰爭最大的悲哀是,納坦雅胡與哈瑪斯可能最終雙雙保住權位。長期以來兩者各自鞏固極端支持者,互為助力,讓戰火延續以求政治生存。
若如此發展,兩國方案將成空談,取而代之的是一場永無止境的仇恨戰爭。如同哲學家康德所言:「從扭曲木料造不出筆直之物。」
而對《紐時》而言,納坦雅胡與哈瑪斯就是這兩根扭曲木料。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