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AMD Q2營收超預期 獲利卻未達標 盤後跌3%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超微半導體 (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AMD-US) 周二 (5 日) 盤後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二季 (截至 6 月底) 財報,雖然營收優於市場預期,但獲利未達標,導致該公司股價在盤後交易中走低。截至發稿,跌逾 3%。

對於當前一季,AMD 預期營收為 87 億美元,上下浮動 3 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83 億美元。
AMD 第二季淨利為 8.72 億美元,或每股盈餘 54 美分,較去年同期的 2.65 億美元 (或每股盈餘 16 美分) 大幅成長。與之相比,輝達 (Nvidia)(NVDA-US) 在同一時期的總營收年增 32%,達到 58.4 億美元。
在人工智慧 (AI) 晶片市場上,AMD 是僅次於輝達的第二大圖形處理器 (GPU) 製造商。儘管輝達仍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但愈來愈多大型 AI 客戶,例如 Meta 與 OpenAI,開始尋求 AMD 作為昂貴輝達晶片的替代方案,尤其是在 AI 模型部署到終端使用者的推論 (inference) 階段。
AMD 在第二季宣布推出新一代 AI 晶片 MI400,預計將於明年上市。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 (Sam Altman) 已承諾將採用 AMD 的最新 GPU。
Q2 財報關鍵數據 v.s. LSEG 預估
- 營收:76.9 億美元 v.s. 74.2 億美元
- 調整後 EPS:48 美分 v.s. 49 美分
AMD 也正面臨美國政府對部分 AI 晶片的出口限制。美方擔憂強大的 GPU 可能被敵對國家用於超越美國的技術或軍事用途。
AMD 執行長蘇姿丰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中表示,「AI 業務營收按年下滑,因美國出口限制有效排除了 MI308 對中國的銷售,且我們開始過渡到新一代晶片。」
AMD 指出,其 AI 晶片 MI308 已於 4 月被禁止出口至中國,這項禁令使其第二季營收損失約 8 億美元。
不過,該公司於 7 月表示,在川普政府暗示將批准豁免後,預計將恢復出貨。目前,公司尚未在財測中納入來自中國市場的 MI308 晶片相關收入,並表示出口許可申請正在美國商務部審核中。
蘇姿丰在會議上告訴分析師,公司最新的 AI 晶片 Instinct MI350 在訓練及推論方面,與輝達 GB200 晶片不相上下。
她表示,「十大模型構建者和 AI 公司中,有七家使用 Instinct。」
AMD 第二季經調整後毛利率為 43%,該公司稱,若不計入出口限制的損失,毛利率應為 54%。
除了 GPU 業務外,AMD 的主要業務還包括與英特爾 (Intel)(INTC-US) 競爭的中央處理器 (CPU),主要用於傳統伺服器。這些產品被歸類在 AMD 的資料中心部門,該部門第二季營收為 32 億美元,年增 14%。
另一個主要部門為客戶與遊戲部門 (Client and Gaming),包括筆電與桌機的 CPU,以及 3D 遊戲所需的 GPU。該部門營收年增 69%,受惠於最新桌機處理器 AMD Ryzen Zen 5 的強勁需求。
AMD 表示,遊戲業務營收為 11 億美元,年增 73%,成長來自於客製化遊戲主機晶片與遊戲 GPU 的需求上升。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