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1法說〉下半年客戶需求回溫 盼明年營益率回升至健康水準
鉅亨網記者魏志豪 台北
M31(6643-TW) 今 (6) 日舉辦法說會,總經理張原熏表示,下半年主要動能來自晶圓廠持續推進先進製程與特殊製程,且更多 IC 設計業者恢復啟動新案,有助下半年營運表現,全年仍希望能達成年初預定的目標,營收力拚雙位數成長,並期望在明年營益率重返合理區間。

M31 第二季營收 4.48 億元,季增 3.2%,年增 4.5%,營益率下滑至 8.73%,加上匯損衝擊,導致單季虧損 4,077.5 萬元,每股淨損 0.98 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 8.83 億元,年增 14.4%,稅後虧損 2,121.1 萬元,每股淨損 0.51 元。
M31 近期費用顯著增長,公司表示,儘管已有效控管人力開支,但 EDA 授權成本大幅增加仍帶來壓力,隨著與 EDA 廠商長期合約大致簽訂及營運效率優化措施推進,研發費用可望趨穩,營益率預期將於 2026 年重返合理區間。
細分兩大客戶群,晶圓代工方面,M31 先進製程與台灣及韓系晶圓廠合作,成熟製程則隨著中國晶圓廠 22/28 奈米滲透率提收,並與北美最大晶圓代工業者啟動特殊製程新案,看好全球多區域、多製程的量產平台將逐步轉化為穩定的權利金收入。
M31 也正協助兩大先進晶圓廠打造車規平台,未來可望獲全球指標電動車廠採用。
IC 設計業者方面,上半年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消費性電子產品規格升級放緩,但預期下半年美國和中國開案將回溫。其中,美國晶片大廠接連啟動 2 奈米專案,並與北美大廠擴大 5 奈米以下高速傳輸介面 IP 的策略結盟,成為主要成長動能。
另一方面,M31 也持續深化與中國指標電動車廠於 ADAS 領域的合作,相關專案預期將於下半年延續推進。權利金第二季因海外晶圓廠認列時程影響略有下滑,但 12/16 奈米與 6 奈米平台已開始小量試產,隨後先進製程放量可期。
円星科技總經理張原熏表示,今年晶圓廠在先進製程的關鍵進展,以及北美晶片大廠擴大 2 奈米 IP 採用,充分肯定公司技術領先地位。公司長期投入先進製程,也已逐步轉化為量產與商業價值。
展望下半年,隨著晶片設計業者動能回升,晶圓廠 5 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新案可望持續展開,帶動營收穩健成長,同時也推動多項營運效率優化計畫,預期中長期效益顯現後,營業利益率可望於 2026 年重返健康水準。
- 比台灣更宜居?東南亞成為第二人生新據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帶量跌破均線糾結
#動能指標下跌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