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鴻海&東元換股結盟 高度互補 搶攻兆元級AI資料中心商機

先探投資週刊


鴻海與東元宣布互持股策略結盟,強化AI資料中心與能源工程整合實力,劍指美國「星際之門計畫」龐大市場,搶攻全球雲端基礎建設商機。


【文/吳旻蓁】

近日,一場「換股結盟」了引發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電子製造巨擘鴻海與電機龍頭東元兩大台灣產業標竿,透過董事會拍板決議,以股權交換的方式建立起策略合作關係。東元增資發行約二.三七六四億新股予鴻海,而鴻海則同步增資約七二四八萬股東元,換股比例定為一比○.三○五股,以一股東元換鴻海○.三○五股;藉此鴻海持有東元十%股權,成為其第二大法人股東,而東元持有鴻海○.五一九%股權,預計第四季完成核准與交割程序。

交易消息一出,東元七月三十一日股價直接鎖漲停,鴻海復牌後也一度彈升,充分反映兩家公司結盟訊號在資本市場的激勵效應。事實上,鴻海跟東元本就有合作關係,東元為MIH電動車開放平台的一員,而鴻海的電動車、原型車已導入東元的馬達;同時,在工廠節能減碳與 ESCO 能源服務也有實際合作經驗。

兩公司結盟深化綜效

從產業脈絡來看,這場結盟幾乎是水到渠成。近年來,鴻海積極從「代工之王」轉型為智慧製造與系統整合服務商,跨足AI伺服器、電動車平台、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等多個新興領域;而東元則在數十年的電機技術積累之上,全力布局智慧能源、電動車動力系統、工業自動化等市場。換句話說,鴻海擁有全球製造與整合供應鏈的能力,東元則掌握馬達、驅動器、能源系統等硬底子工程實力。由此來看,兩家企業的核心技術在應用端領域具有互補效果。

而兩強聯手的,看重的就是AI資料中心的爆發性商機。當前AI基礎建設市場正處於高速成長期,美國、歐洲乃至中東等地,都在大規模建置高效能、低延遲的運算中心。根據國際市調機構顧能(Gartner)預估,儘管全球企業面臨地緣政治與經濟雙重壓力,但二五年全球IT支出規模仍上看五.四三兆美元(約一五九.五八兆台幣)、年增七.九%;其中,在生成式AI相關基礎建設帶動之下,資料中心系統支出可望年增四二.四%,成為推升整體IT市場的最強動能。

資料中心一站式解決方案

這些資料中心除了需要大量伺服器、儲存與網路設備,更仰賴穩定高效的電力供應與散熱系統,建置門檻與技術複雜度相當高。鴻海長年深耕AI伺服器與機櫃製造,已具備強大整合能力;東元則在高壓馬達、電源轉換、能源管理等電機工程領域擁有深厚實力。因此若將雙方資通訊與機電優勢結合,便可望為全球客戶提供完整的資料中心模組化產品、機電工程服務、與具有成本優勢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強化在全球AI基礎建設市場的競爭力。目標市場不僅涵蓋台灣與亞洲,更延伸至美國與中東等地區的龐大商機。(全文未完)

來源:《先探投資週刊》2364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先探投資週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