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操縱非大事?真正該防的是這數據被動手腳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MarketWatch》專欄作家 Mark Hulbert 周一 (11 日) 撰文指出,投資人對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被操縱的擔憂可能過度了。

自美國總統川普在勞工部勞動統計局 (BLS) 公布意外疲弱的 7 月就業數據後,開除了該局長以來,這類擔憂日益增加。除了收集就業數據外,BLS 也負責計算消費者物價指數。
在主張投資人可能高估 CPI 被操縱的潛在風險時,Hulbert 並非針對開除 BLS 局長的決定本身發表意見,而是聚焦於該決定對投資人的潛在影響,以及投資人如何防範可能的數據操縱。
顧問們表示,他們的客戶普遍感到擔憂。MarketWatch 另篇文章指出,開除 BLS 局長使社會安全退休金的生活費調整面臨風險。Ned Davis Research 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 Joe Kalish 指出,「TIPS(美國抗通膨債券) 投資人正在質疑,是否一位對川普忠誠的新局長可能開始動手腳調整 CPI 計算方式,導致未來本金調整幅度縮小。」Barings 基金經理人 Brian Mangwiro 預測,「如果真發生那樣的事,TIPS 會被瘋狂拋售。」
為了獲得現實檢驗,Hulbert 聯絡了哈佛商學院商業管理教授 Alberto Cavallo,他曾擔任 BLS 技術諮詢委員會成員 (該委員會已於 3 月被川普裁撤)。他表示,「就通膨數據而言,任何重大的竄改都很可能被外部研究人員輕易察覺。」
例如,Cavallo 提到阿根廷在 2007 年試圖操縱通膨數據的案例。「即便當時我還只是資源有限的博士生,也能夠識別出這種操縱。如今,由於有 PriceStats 這類公司自 2011 年起在 25 個國家每日追蹤通膨並幾乎即時發布數據,要發現問題就更容易了。」
失業數據則是另一回事
對於 CPI 潛在操縱的相對寬鬆態度,並不代表沒有值得擔憂的地方。Cavallo 透露,他「會更擔心其他類型的數據,例如就業統計。」
原因在於,若 BLS 操縱就業數據,外界要發現會困難得多,因這類數據依賴大規模調查,而私部門要複製這些調查「要困難得多」。
Cavallo 指出,「經濟學家或許仍能發現異常模式或統計異常,但若缺乏有力的替代數據,要證明數據被操縱會更具挑戰性。」
結論是,在目前投資人應該擔心的眾多事情中,CPI 潛在操縱對社會安全退休金生活成本調整或 TIPS 殖利率的影響,其實排在相當後面。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