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時隔一月再創新高:哪些因素背後驅動 後市走向如何?
金色財經
Shaw,金色財經
比特幣今日凌晨強勢拉升,短時突破124400美元,再創新高,超越此前7月14日創下的123205.12美元歷史前高點。加密貨幣市場普遍上漲,以太坊繼續走強,此前已經創下 2021 年 11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美股那斯達克與標普500指數繼續創收盤歷史新高。「幣圈新貴」Bullish首秀一度暴漲近200%,漲幅隨後大幅回落至89%。
此輪比特幣及加密市場的上漲,背後有哪些驅動因素,這波行情又看到多少呢?
一、哪些因素驅動本輪市場上漲
1. 企業囤幣潮愈演愈烈,機構資金大舉入場
上市公司建立加密財庫儲備已成流行趨勢,在Michael Saylor領導的微策略(Strategy)公司帶動下,越來越多上市公司採用囤積比特幣的企業策略,顯著推高了市場需求。這一做法最近擴展到以太坊等加密貨幣,帶動整個數字資產板塊上漲。這其中,比特幣財庫儲備公司以微策略、Metaplanet為代表,以太坊財庫儲備公司以BitMine、SharpLink為代表。數據顯示,按比特幣持有量排名前五的比特幣儲備實體,總共持有772,359枚BTC。排名前100的實體總共持有951,323枚BTC。而各類機構持有的比特幣數量已達到364萬枚,其中大部分由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基金持有。而在以太坊方面,據Strategic ETH Reserve披露,14個以太坊財庫公司目前共持有250萬枚ETH(價值112.5億美元),約占以太坊總供應量的2.08%。
與以往散戶主導的上漲周期不同,本輪比特幣牛市呈現出明顯的機構化特徵。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持續流入為比特幣提供了穩定的資金支撐,即使在面臨技術阻力時也保持了相對平穩的攀升態勢。以太坊的上漲則主要受到新活躍的企業資金持續需求推動,顯示出機構投資策略的多元化趨勢。渣打銀行分析指出,以太坊財庫儲備公司出現以及行業參與度提高是目標提升的催化劑。這一趨勢與比特幣早期的採用模式相似,在比特幣領域,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分配影響了市場認知和流動性。具體可參閱《Pantera:DAT的價值創造 以BitMine為例》
2. "幣股合流"推動加密市場持續上漲
加密市場與美股齊頭並進,反映出全球市場風險偏好的持續升溫。分析稱,這凸顯了加密貨幣與股市的深度聯動,背後是川普政府友好政策環境和機構資金大舉入場的雙重推動。
美國本周最新CPI通膨數符合預期,強化了市場對聯準會9月降息的押注。寬鬆的金融環境預期推動資金從藍籌股流向波動性更大的數字代幣,為"幣股合流"提供了宏觀支撐。分析認為,加密貨幣與傳統股市的高度相關性成為本輪上漲的顯著特徵。投機性市場板塊與主流基準指數從同一樂觀情緒源泉中汲取動力,反映出當前市場風險偏好的普遍提升。Ergonia研究總監Chris Newhouse指出:"加密貨幣與股票呈現正相關,以太坊與股市的相關性比比特幣更強。總體情緒看起來積極。"這種聯動效應表明,數字資產正逐步融入傳統金融市場的風險定價體系,機構投資者在配置策略上將加密貨幣視為風險資產組合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近期多個「幣圈」熱股的集中爆發,一定程度上也刺激加密市場的走強。8月13日,數字資產交易平台Bullish以BLSH為股票交易代碼在紐交所上市,上市首日股價盤中翻倍大漲,成為繼"穩定幣第一股"Circle之後今年美股又一熱門「幣圈」新股。該個股因波動劇烈多次臨時暫停交易,到收盤報68美元,日內漲近84%,市值接近100億美元。為防止股價過度波動,Bullish將約20%的發行市佔率分配給個人投資者,高於通常不到10%的比例。公司在發行前已獲得貝萊德和ARK Invest等知名機構總計2億美元的認購意向,展現了華爾街對加密交易平台的濃厚興趣。
而Circle也在周二發布2025財年第第二季財報。報告顯示,截至第第二季末,USDC流通量年增率增長90%至613億美元,總收入和儲備收入年增率增長53%至6.58億美元。該季度凈虧損為4.82億美元,主要受到兩項與首次公開募股(IPO)相關的非現金支出影響。
3. 加密利多監管政策驅動市場上行
近期,美國出台的一系列加密利多監管政策也驅動比特幣及加密市場的整體走強。上周四,川普頒布行政命令,推動401(k) 等退休計劃投資另類資產,這些另類資產包括私募股權、加密資產等等。目前401(k) 計劃管理着9兆美元的資產,全美已有超過9000萬人在用該計劃。此前該計劃以投資一些低風險的資產為主,如公債、共同基金等等。市場測算,如果 401(k) 計劃僅將 2% 的資產配置至加密貨幣,就意味著約 1700 億美元的新增資金流入——相當於現有加密現貨ETF和上市儲備市值的三分之二。具體可參閱《從低風險到高收益 美國401(k)投資轉向的深層原因》
此外,上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布關於流動性質押活動的聲明,明確流動性質押活動不被視為證券。SEC表示,流動性質押活動的參與者無需根據《證券法》向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交易,也無需符合《證券法》關於這些流動性質押活動的註冊豁免規定。SEC委員、被稱作「加密貨幣媽媽(Crypto Mom)」的Hester Peirce表示,市場力量最終決定代幣化證券和其他現實世界資產之間的勝負。「我們願意與採取不同方法的人士合作。我們期待與大家合作,嘗試不同的模式,看看市場會如何。」具體可參閱《美國SEC聲明全文:流動性質押不是證券 無需註冊》
二、比特幣及加密市場後市走向如何?
1. 加密貨幣研究平台DYOR首席執行官Ben Kurland表示:"通膨放緩、降息預期增強,以及ETF帶來的史無前例的機構參與,共同創造了強勁推動力。這次不同的是需求基礎更加成熟——這輪上漲不僅僅是散戶狂熱,更是資產管理公司、企業和主權基金的結構性買入。"
2. Real Vision 首席加密分析師 Jamie Coutts估計,美國聯邦債務已達到創紀錄的37兆美元,不斷增長的貨幣供應量和日益加劇的通膨擔憂,可能導致人們重新認識到比特幣的貨幣稀缺性,可能會在 2025 年底之前將比特幣的價格推高至 132,000 美元以上。
3. CryptoQuant分析師Axel Adler Jr發布圖表稱,儘管比特幣(BTC)已升至歷史新高(ATH),但實際盈虧比仍維持在平均水平附近。在這種情況下,與過去盈虧比處於峰值、市場過熱時相比,趨勢大幅反轉的風險顯著降低。
3. 加密分析公司Swissblock稱,「我們總是聽到有人說:「假突破反彈。出貨接盤。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自4月低點以來,這波行情一直由現貨驅動——大型資金分配者正在瘋狂掃貨,幾乎買下了所有剩餘的BTC。期貨與現貨的比率已回落到2022年10月的低點,這是史詩級現貨需求的信號。這是真的。」
4. CryptoQuant分析師Axel Adler Jr分析,牛市後期的問題在於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下降。數據顯示,2024年3月和12月該指標曾突破1.9,但目前指標正在形成較低峰值,持幣者開始積極拋售,給市場帶來壓力。儘管投資者仍在獲利了結,但每次新的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基礎邊際溢價越來越小。 分析師稱,考慮到聯準會今年預計將有兩次降息,預計在本輪周期中還將出現兩次上漲,之後賣壓將超過需求,市場將進入調整階段。
5.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兼Consensys首席執行官Joe Lubin表示,財庫公司或將在一年內推動ETH市值超越BTC。
6. CryptoQuant分析師CryptoOnchain表示,「展望:市場波動性加劇,但牛市結構保持完整。 短期: 高槓桿、阻力位以及交易所資金流入的增加,提高了市場出現急劇下行波動的風險。 中期: 強勁的機構資金流入、ETF 需求和網路升級,應能抑制嚴重的市場回調,並維持更廣泛的上漲趨勢。」
來源:金色財經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上課抽比特幣:幣圈新手入門班開課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