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催生的「假旺季」?洛杉磯港7月吞吐量創歷史新高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洛杉磯港 7 月創下其 117 年歷史上的最高貨運量,共處理了 1,019,837 個 20 英尺標準貨櫃(TEU),其中進口量亦達到破紀錄的 543,728,000 個 TEU。

洛杉磯港執行董事 Gene Seroka 表示,此歷史性突破歸因於托運商為規避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連續數月提前大量裝運貨物。
Seroka 進一步指出,儘管碼頭在 7 月份擠滿了滿載貨物的船隻,但貨物處理過程非常順暢,沒有任何延誤,這要歸功於碼頭工人、營運商和供應鏈夥伴的努力。
然而,業界專家普遍警告此波貨運高峰僅是「假旺季」。C.H. Robinson 全球貨運總裁 Mike Short 指出,今年的貨運旺季比往年提前約兩到 3 個月開始,至今已持續至少 3 到 4 個月。但他同時強調,由於至少高達 30% 的關稅稅率,企業無法按往常水準全額進口,導致整體情況不如往年強勁。
關稅衝擊對特定行業的影響顯著,零售業和低成本商品領域的貨運量下降最為嚴重,而高價值科技和醫療保健商品則表現相對健康。
OL USA 執行長 Alan Baer 補充說,中小型進口商正受到衝擊,因為高關稅削減了他們的毛利,甚至可能完全侵蝕掉。
7 月份的出口貨物種類廣泛,包括三星的冰箱、沃爾瑪的家庭用品、Home Depot 的聖誕節和萬聖節商品、Capri 旗下 Michael Kors 的背包,以及宜家和 Bob"s Discount Furniture 的家具等。
隨著提前出貨潮的結束,洛杉磯港到港的集裝箱數量已開始下降。根據 Marine Exchange 的數據,截至 8 月 7 日當週,抵港的集裝箱船比典型數量少了 3 艘。
洛杉磯港的 Port Optimizer 數據顯示,8 月 24 日至 30 日當週預定的船隻數量較前一週減少了 16%。運費市場也因此受到影響:HLS 集團的報告指出,從上海到美國的平均現貨運費已較六月初的峰值下跌近 60%。儘管承運商在 8 月份加強了運力管理以減緩跌勢,但這不足以阻止市場下行。不過,報告預計 9 月份因假日季需求增加,可能推高現貨運費。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