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嚴查境外稅!澳洲華人境外收入全面監管、海外投資、銀行帳戶全遭殃
鉅亨網新聞中心
很多人誤以為,只有在中國境內賺取收入才需要繳稅。但事實上,中國是全球徵稅國家,只要你是中國居民,無論收入來源於國內還是國外,都屬於中國稅務範圍。近期,中國稅務機關已大力追蹤境外公民徵稅,嚴查海外國人稅收情況。

上海、浙江、湖北、山東等多個省份的稅務機關,都接連發布未申報境外收入的典型案例。
- 山東、上海等地的居民因未申報境外收入,分別補繳稅款 126 萬、18 萬、12 萬人民幣不等。
- 中低收入群體也在稅務鎖定範圍內,包括從事海外投資、外貿、基金炒股、開公司等活動的普通居民。
這些案例顯示,轉帳、私人卡流水、社保及業務數據,都在稅務局的大數據監管之下。若個人資金異常,系統會自動觸發預警,稅務局將倒推應繳稅額,並進行追繳。
澳洲的華人群體,尤其是留學超過 6 個月的學生、在澳工作未入籍的華人,以及通過券商炒股、買基金、房產出租的人,都屬於中國稅務居民範圍。
根據澳洲稅務局(ATO)數據,澳洲已向中國交換超過 100 萬名中國內地居民的金融賬戶資訊,總資產超過 358 億澳元。這代表在澳洲的銀行賬戶、股票賬戶、基金或投資信託等,都會被中國稅務機關掌握。
中國對境外所得徵稅範圍廣泛,包括:
- 薪水、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收入
- 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
- 財產租賃、財產轉讓
- 偶然所得、跨境電商收入
- 海外投資收益及房產租金
不過,不同省份的監管重點有所差異:浙江關注民營企業海外投資,上海盯離岸金融交易,山東關注傳統製造業「出海」,湖北聚焦新興製造業境外收入,幾乎涵蓋了多數個人和企業的典型海外收入情況。
部分人企圖通過親戚朋友名義開戶、隱瞞或假報稅務居民身份、分散收入等手段避稅,但這些行為一旦被查,可能被認定為洗錢或逃稅。
嚴重者可面臨刑期,最長可達 25 年;在中國境內則可能面臨 5 至 10 年刑期。案例顯示,雪梨一位華人代購使用親屬賬戶收款,被 ATO 發現後遭重罰。
中國稅務局查處流程包括提醒自查、約談、正式立案,必要時還會公開曝光。若拒不整改,將面臨每日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加收,並可能觸及刑事責任。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