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強貿易政策與簽證審查,影響經濟前景與全球供應鏈格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嚴查簽證持有者及加強貿易政策,影響經濟前景與全球供應鏈格局
美國政府正對超過5,500萬持美簽證者進行審查,以確保其合規性,這一舉措反映出對國家安全的高度重視[1]。同時,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古爾斯比對通膨數據的看法顯示出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尤其是服務性通膨的上升可能影響聯準會的利率決策[2]。在此背景下,市場對於美國經濟的穩定性及政策走向的關注度持續上升,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府政策及經濟數據的變化,以調整投資策略。
輝達最近要求三星電子與Amkor Technology等供應商暫停H20人工智慧晶片的生產,反映出中國政策對外資企業的影響力加大,尤其是在AI晶片市場的競爭中,輝達與AMD面臨的法律爭議及銷售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了市場風險[3]。此外,美國商務部對進口風力發電機及零件展開國安調查,可能導致關稅上升,這一政策動作旨在保護本土產業,並應對外國補貼的競爭壓力,顯示出美國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對供應鏈安全的重視[4]。這些動態不僅影響相關企業的市場策略,也可能重塑全球供應鏈格局,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對市場的長期影響。
加拿大薩克其萬省省長Scott Moe計劃前往中國,爭取取消對油菜籽高達75.8%的關稅,這一措施將直接影響2024年接近50億加元的出口價值,若不撤銷將幾乎終止對中國的出口[5]。同時,美股科技股因半導體及AI需求強勁推動市場上漲,但過高的估值引發市場疑慮,特別是Palantir的本益比高達212倍,顯示出市場對科技股的投資風險加大[6]。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者需謹慎評估科技股的長期價值,並考慮替代型ETF策略以控制風險。
川普政府考慮將「晶片法案」中至少20億美元資金挪用至關鍵礦物計畫,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這一策略的推動反映出美國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的新動向[7]。同時,銅價近期波動劇烈,雖然受到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影響而大幅下跌,但歐洲軍事支出可能成為未來需求增長的關鍵因素,預計將推動銅價在2026/2027年達到每噸10,000至10,750美元的高位[8]。這些變化顯示出市場對於關鍵資源的需求正在重新評估,並可能影響未來的投資策略。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