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經濟「米雷伊奇蹟」:成長與掙扎並存 中國助力關鍵轉向
鉅亨網新聞中心
阿根廷經濟在米雷伊 (Javier Milei) 政府領導下,展現出令人矚目的成長,但民間對生活成本的掙扎卻日益加劇,形成一幅複雜的經濟圖景。與此同時,曾揚言「斷絕關係」的米雷伊,如今務實轉向並深化與中國的合作,成為其經濟復甦的關鍵支柱。

經濟指標報喜:戰略產業強勁增長
根據阿根廷國家統計與普查局 (INDEC) 的數據,阿根廷經濟在 2025 年 6 月實現了同比 6.4% 的顯著增長,顯示出強勁的年度成長態勢。儘管月度數據經季節性調整後略有下降 0.7%,但與 2024 年相比,整體表現依然積極,這歸因於米雷伊政府成功的經濟計畫。
這項成長由多個生產性產業部門共同推動,其中表現最為亮眼的是金融中介服務業,實現了高達 28.7% 的年增長率,顯示金融體系的鞏固以及貸款、投資和銀行業務服務的擴張。批發和零售貿易及維修業也錄得 11.5% 的年增長,對整體經濟活動的正面影響最大,反映了國內消費的活力以及商品和服務公司的復甦與擴張。
製造業表現也十分出色,年增長率達到 7.8%,體現了工業生產的重新啟動和關鍵產業價值鏈的鞏固。其他顯著貢獻增長的產業包括:礦業與採石業 (11%)、建築業 (9.9%)、產品淨稅收 (8.7%) 以及電力、燃氣和水服務業 (8.6%)。
商業服務、房地產和租賃業增長了 5.5%,而飯店和餐飲業則增長了 4.3%,突顯了全國旅遊和餐飲業的復甦。
此外,農牧漁業及林業增長 3.6%,社會和衛生服務業以及教育業也分別增長了 1.3% 和 1.1%,共同描繪出一個多元化擴張的經濟前景。
這些成果表明,阿根廷經濟正呈現穩健增長,戰略性產業正在推動全國的活動、就業、投資和發展,這歸功於米雷伊政府成功的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預計阿根廷 2025 年經濟增長率將達到 5.5%,經合組織 (OECD) 更將全年預期上調至 5.7%。
通膨馴服下的民間困境與挑戰
米雷伊總統在執政一年半內,成功兌現其競選承諾之一:大幅削減通膨。2023 年 12 月曾高達 25% 的月度通膨率,在 2025 年 6 月降至 1.6%,創下 2020 年 4 月以來的新低。這一成就被米雷伊政府視為經濟復甦的證據,其經濟計畫包括大幅削減公共支出,涵蓋醫療、教育、社會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工程,以實現財政盈餘。
2025 年上半年,阿根廷實現了 1.1% 的財政盈餘,稅收同比激增 57.9%。匯率也趨於穩定,阿根廷比索在 1000 至 1400 兌 1 美元區間內自由波動,刺激了出口,並帶來了巨額貿易順差,2024 年達到 57 億美元,2025 年預計將增至 70 億美元以上。
然而,儘管通膨率大幅下降,阿根廷人民的生活依然艱難。許多人,如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肉鋪工人 Cesar Martinez,仍表示「賺的錢永遠不夠支付所有開銷,即使是最基本的東西」。阿根廷目前是拉丁美洲生活成本最高的國家之一,但工資水準卻是最低的。
實際工資的大幅下降嚴重打擊了大部分民眾的購買力。專家指出,低通膨率固然重要,但「通膨並非一切」。阿根廷的經濟復甦在不同部門和人群中表現不均,大多數人的購買力仍然很低,非正規就業率上升,貧困率居高不下。
批評者還指出,衡量阿根廷通膨的商品和服務籃子,其計算方法已經過時,未能準確反映當前的消費模式,尤其是租房者在房租上花費的收入比例顯著增加。這種經濟指標與民眾日常體驗之間的脫節,被阿根廷天主教大學社會債務觀察站稱為「經濟壓力」,即大多數工資不足以支付基本生活費用的感知或現實增加。該國個人借貸率不斷上升,2024 年有 91% 的家庭負債,其中 58% 的貸款用於購買食物。
民間的不滿情緒也日益顯現,針對通膨和公共資金削減的抗議活動,主要由退休人員發起,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街頭增多。數百萬退休人員的月養老金僅為 300 美元,遠低於最低生活工資,而米雷伊總統已承諾將否決國會通過的養老金上漲法案。
專家警告,這種以削減公共開支和貨幣升值為重點的反通膨計畫,過去在阿根廷曾失敗過,中期成本會隨著公共支出削減、進口開放對本地生產的影響以及對就業市場的衝擊而顯現。阿根廷還面臨著複雜的稅收系統、高度官僚化、公共基礎設施投資不足以及匯率和進口開放等結構性挑戰。
中國關鍵助力下的「務實轉向」
儘管面臨國內挑戰,阿根廷經濟復甦背後的另一關鍵因素是米雷伊政府的「中國轉向」。米雷伊在競選總統期間曾是堅定的「反華」急先鋒,稱中國為「刺客」,揚言要與中國「斷絕關係」。然而,上任後他上演了一場「驚人的大轉彎」,公開解釋「有時一個人必須學習。如果我不學習,我就會傷害阿根廷人。」這種務實的態度,正是阿根廷經濟「起死回生」的關鍵。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 2025 年春天訪問阿根廷時,意外撕開了美國對中阿合作的關切。貝森特親口承認,中國給阿根廷的信貸額度高達 180 億美元,其中 50 億美元已獲展期一年,中國「表現出非常好的誠意」。美國拒絕提供類似的直接信貸額度,使得阿根廷放棄中國信貸的提議變得不切實際。
中國對阿根廷最大的支持之一是本幣互換協議,它實質上是一種信貸額度,為阿根廷日益減少的外匯儲備提供了喘息空間,支撐了動盪的比索,幫助阿根廷企業支付中國進口商品,並方便中國企業在阿根廷投資。
此外,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也取得進展,阿根廷南部聖克魯斯省的兩座大型水電站項目在經歷停滯後已恢復施工,這是中國在阿根廷投資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將使阿根廷電力裝機總容量提升約 6.5%,並促進當地就業。
在貿易與投資方面,中國連續多年是阿根廷第二大貿易夥伴和最大進口來源國。中國在礦業、石油、天然氣、金融和建築領域的投資,推動阿根廷對中國的出口在過去 20 年增長了 8 倍,特別是在鋰礦開採等關鍵領域。
- 美股多頭!現金流布局關鍵在?聽蕭碧燕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