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看台灣:今年展望樂觀驅動GDP上修為3.4% 估央行今明年不會降息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國際信評公司惠譽信評(Fitch Ratings)今日發布「惠譽看台灣 2025」論壇記者會,對台灣經濟前景提出展望。惠譽認為,受惠於強勁的出口表現與穩健的信用基礎,台灣今(2025)年經濟成長率(GDP)預估將上修至 3.4%,並預期台灣央行今明兩年均不會降息。然而,報告也同步示警,台灣經濟正迎來三大下行風險,特別是傳產與出口導向產業,將面臨地緣政治、貿易保護主義與新台幣升值等多重挑戰。

惠譽信評銀行評等副總經理陳怡如指出,由於關稅提前拉貨效應帶動出口表現超乎預期,惠譽將台灣 2025 年 GDP 成長率預測由原先的數據上修至 3.4%。
展望 2026 年,雖然因基期墊高,經濟成長率預計將放緩至 2.7%,但整體仍維持穩健。在利率方面,惠譽預期央行在 2025 年與 2026 年均將維持利率不變,同時也預測美國聯準會將於 2025 年下半年降息 25 個基點,並在 2026 年降息 75 個基點,這將導致台美利差逐步縮小。
惠譽信評亞太區主權評等副總經理 Sagarika Chandra 表示,惠譽於 2025 年 8 月 5 日確認台灣的信用評等為 AA,展望維持穩定。這反映出台灣穩健的信用基礎,包括強勁的外部資產負債表、審慎的財政管理政策,以及具備競爭力的經營環境。台灣作為一個小型、開放且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其成長前景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AI)相關產品需求的持續驅動,以及穩定的民間消費。台灣在先進製程與半導體生態系統上的專業技術,使其具備強大的競爭優勢,並預期將在未來幾年持續取得穩健成長。
儘管宏觀經濟前景樂觀,惠譽也點出台灣成長前景的三大下行風險。首先,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成長若大幅放緩,將直接衝擊台灣的出口動能。其次,全球 AI 支出熱潮若需求減弱,也可能影響台灣的核心產業。第三,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與美國貿易策略的不確定性,為台灣帶來顯著風險。
惠譽信評亞太區企業評等資深副總經理黃筱婷進一步分析,在這些外部挑戰中,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趨勢對台灣出口導向的產業構成嚴峻考驗。尤其針對半導體啟動的「232 調查」,一旦最終課徵高達 20% 的關稅,將嚴重壓縮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獲利空間與國際競爭力。
除了半導體,傳產與零售業也面臨更嚴峻的經營環境。黃筱婷指出,在高關稅與新台幣升值的雙重夾擊下,出口成本上升、產品價格競爭力下降,使得台灣企業利潤受到嚴重擠壓。特別是同質性高、議價能力弱的中小型傳產企業,風險承擔能力明顯不足。儘管部分進口原物料或設備比例高的產業可能因新台幣升值而稍有受惠,但整體出口產業的挑戰依然巨大。
此外,中國市場的需求疲弱與當地企業加速搶攻海外市場,加劇了台灣產業供過於求的壓力。石化、化工、鋼鐵等傳統大宗產業將持續面臨利潤低迷與現金流承壓的風險。同時,全球推動能源轉型與減碳,也迫使鋼鐵、水泥等上游傳產業者必須投入龐大的資本支出以導入低碳技術,這可能拉高企業負債水準,降低財務彈性。
零售業方面,在消費信心下滑與市場競爭加劇的雙重挑戰下,2025 年零售業預計將面臨消費支出轉趨保守的壓力,中小型業者尤為明顯。不過,食品等民生必需品因剛性需求支撐,其相關業者仍有望相對抗跌。
惠譽同時強調,台灣強勁的信用基礎能為這些挑戰提供緩衝。台灣的外部資產負債表在同業中名列前茅,淨外部債權部位佔 GDP 比重高達 214%,遠優於「AA」評等經濟體的平均值。此外,台灣的公共財政表現也優於許多同評等國家,政府債務與 GDP 比率預計在中期將持續下降,遠低於《公共債務法》規定的 50% 上限,顯示政府秉持穩健審慎的財政管理政策。這些優勢將有助於台灣應對未來可能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與經濟衝擊。
- 關稅角力持續戰!資產配置策略一次掌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