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調:蘋果提前拉貨 印度上半年智慧手機出口年增30%達4000萬支
鉅亨網記者吳承諦 台北
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報告指出,印度 2025 年上半年智慧型手機出口量年增 30%,達到 4,000 萬支,主要動能來自 iPhone 對美國出貨的大幅成長。這一波出口高峰出現在 2025 年第一季美國政府宣布加徵關稅之後,蘋果 (AAPL-US) 為避免潛在成本上升,加快自印度出貨。

美國持續為印度智慧型手機最大出口目的地,2025 年上半年吸納 54% 的出口量,明顯高於 2024 年同期的 30%,其中超過 75% 來自蘋果 iPhone 16, 成為出口量最高的單一機型,占整體出口的 18%。
蘋果手機表現尤為突出,2025 年上半年出口量年增 53%,首次突破 2,000 萬支。這得益於其在印度的生產能力擴張與政府優惠政策支持,同時也受到美國新關稅政策的推動。iPhone 在出口排名中包辦前三名,分別為 iPhone 16、iPhone 15 與 iPhone 16e。
Samsung 智慧型手機在印度出口則在 2025 年上半年僅小幅成長 1%。其中超過六成出口至西歐市場,包括奧地利、德國、法國與西班牙。不過,其出口至美國的規模卻暴增 268%。Galaxy A 系列佔 Samsung 整體出口量的四分之三,顯示品牌持續專注於中階市場。
Motorola 則成為印度出口成長最快的品牌,出口量年增 7 倍,突破 100 萬支,其中 95% 流向美國。受惠於 2025 年 G 系列新機比前一年提前上市,正好搶佔美國報稅季需求,加上競爭對手 HMD 與部分中小品牌縮減在美國市場的布局,帶動 Motorola 在美國銷量於 2025 年上半年年增 10%。在出口排名上,Motorola 也超越小米與 vivo,成為印度第三大出口品牌。
另一方面,印度對歐洲的出口表現則顯著下滑,年減 25%,占比從 2024 年上半年的 47% 下降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27%。這主要是因為 Apple 將更多出貨轉往美國以建立庫存。展望未來,隨著 Apple 與 Samsung 持續在印度擴大出口導向的生產能力,印度仍具備成為歐洲主要供應國的潛力。
印度如今已能自給自足,近 99% 的國內銷售智慧型手機均為本地製造,反映出政府「生產連結激勵計畫(Production Linked Incentive, PLI)」與產能擴張的成果,並使印度在全球供應鏈中地位日益提升。
Counterpoint Research 分析師 Ibrahim Abbas 表示展望未來:印度智慧型手機出口預計將持續增長,受惠於 OEM 廠商積極擴張與政策支持。然而,美國近期宣布的關稅計畫,未來最高可能對印度商品徵收高達 50% 的關稅,雖然智慧型手機與電子產品目前暫時豁免,但未來走向仍具不確定性。
OEM 與製造商必須保持靈活,透過拓展多元市場、加強供應鏈韌性並推動戰略性貿易協定,才能確保印度在全球電子產品出口舞台上的持續成長動能。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