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國產業政策大轉彎?川普強硬入股英特爾 投資人憂步上「國家資本主義」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路透周三 (27 日) 報導,川普政府入股英特爾 (INTC-US) 的協議讓許多投資人感到緊張,擔心將開啟「政府干預私人企業」的新時代,這當中又以美國總統川普一開始要求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立即下台這件事,最讓各界憂心。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美國產業政策大轉彎?川普強硬入股英特爾 投資人憂步上「國家資本主義」 (圖:Shutterstock)

川普上周五宣布達成的協議,將把晶片法案和其他政府補助共 111 億美元,轉換成英特爾的 9.9% 股權。在英特爾發布的新聞稿中,包括微軟 (MSFT-US)、戴爾(DELL-US) 等公司的執行長,都讚場此舉措。


但投資人表示,這種順從程度在商界與華盛頓的關係中並不常見。川普在社群媒體上說,陳立武想保住工作,「最終給了我們 100 億美元,用於美國。」

一名英特爾投資人、來自加州的私人投資者兼維權股東 James McRitchie 說:「如果總統可以透過威脅執行長,就拿走公司 10% 的股份,會開啟一個不好的先例。」

他認為英特爾的聲明實際上是為了傳達一個訊息:「我們愛川普,我們不希望公司 10% 的股份被拿走。」

在川普一開始威脅陳立武下台的前一天,也就是 8 月 6 日,英特爾股價收在每股 20.41 美元。到了 8 月 15 日,即川普披露協議條件的前一天,英特爾股價已經漲到 24.56 美元。英特爾周三收在 24.85 美元。

根據證券申報文件,美國政府和英特爾的協議,並不包括董事會席次,並要求商務部需支持董事會的董事提名和提案,但商務部可以在其他幾個事項上「隨意」投票。

信評機構惠譽 (Fitch) 表示,與政府的協議並未讓英特爾的 BBB 評等獲得改善,代表依然只比垃圾級高一個等級。雖然該協議的確帶來流動性,但並未徹底提升顧客對英特爾晶片的需求。

投票權被稀釋

英特爾的文件還顯示,這項交易稀釋了現有股東的持股,降低他們的投票權,並可能使公司在其他國家面臨額外的監管或限制。值得注意的是,陳立武表示英特爾其實並不需要這筆資金——就在川普宣布消息前三天,軟銀已向這家晶片製造商注資 20 億美元。

這是川普政府對私人企業又一次非比尋常的干預。白宮 7 月才宣布國防部收購了一家礦業公司的股份,之前也曾介入新日鐵 (Nippon Steel) 收購美國鋼鐵 (U.S. Steel) 的過程,取得所謂的「黃金股」。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周二甚至表示,川普政府考慮入股國防承包商。

歐亞國家實行多年

然而,美國此舉可能在一些歐洲和亞洲國家被視為「司空見慣」。例如,德國下薩克森邦就持有福斯汽車 20% 的股份。

瑞銀 (UBS) 科技投資銀行副主席 Richard Hardegree 說:「日本政府、南韓政府、台灣政府、新加坡政府、馬來西亞政府,多年來都在這麼做。在義大利、在法國,他們已經在半導體產業推行龐大的產業政策長達四、五十年,從大家意識到半導體的重要性以來,情況就一直是如此。」

路透指出,在 2008-09 年金融危機期間,華府也曾入股多家瀕臨危機的重要公司,但都是暫時性的。如今,白宮向原本財務健康的公司施壓、要求長期讓渡股權,則是史無前例的,也讓部分投資人感到憂慮。

內線交易?

American Century Investments 多元資產策略投資長 Rich Weiss 表示,未來政府投資「需要有監管和指引,以限制內線交易等濫用的可能性」。

他指出:「在政府直接投資卻缺乏制衡的情況下,這些公司股票的交易對投資人來說,可能會變得更具風險。」

多位投資人與代表也提出類似擔憂,例如當公司董事會在決定新工廠落腳地點、是否裁員,或是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時,可能會面臨公司利益與國家利益的衝突。

界線模糊

機構投資人協會 (Council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執行董事 Robert McCormick 說:「政府持有一家原本是私人企業的股份,會引發什麼對公司正確、什麼對國家正確之間的潛在衝突。」

加州維權投資公司 Nia Impact Capital 投資長 Kristin Hull 則說,對這筆股權交易她「有更多疑問,而非信心」。Nia 的基金代表客戶持有英特爾、台積電 (2330-TW)、超微(AMD-US) 等晶片製造商的股份。

她說:「我認為政府與私人部門之間的界線,正在被嚴重模糊化。」

英特爾發言人表示,公司董事會已批准發行股份以完成交易,但未進一步置評。被問及內線交易風險時,該發言人援引新聞稿中的一段話指出,美國政府將不會擁有董事會席次,也不會享有「其他治理或資訊權」。微軟發言人拒絕評論。戴爾的代表未回覆相關問題。

邁向國家資本主義

一名大型機構投資人表示,這筆交易或許能保護英特爾免於遭到維權投資人施壓。但他也警告,如果美國政府繼續入股其他公司,這可能代表向「國家資本主義」又邁進一步。

這位法人說:「對這樣的公司來說,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還不至於是亮紅燈,但至少讓人挑眉。如果這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工具,我們就必須審視,為什麼要使用這種工具,以及為什麼資本市場無法自行提供融資。」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