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零售商警告:關稅的影響遠未結束 情況會變得更糟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從食品巨頭到五金連鎖店,各大公司紛紛警告稱,關稅已開始影響商店貨架,美國消費者正面臨新一輪價格壓力。

企業承壓:成本上升,利潤受損
近期,包括沃爾瑪 (WMT-US)、Target(TGT-US) 和 Best Buy(BBY-US) 等零售巨頭都已表示,與關稅相關的成本增幅正開始滲入雜貨、家居用品和電子產品的價格中。本周,美國包裝食品巨頭 J.M. Smucker(SJM-US),旗下擁有名牌如 Folgers、Dunkin" 和 Café Bustelo,便警告在關稅影響下,其美國咖啡利潤驟降 22%,預計將進一步提高價格。
同樣,斯帕姆 (Spam) 和士力架 (Skippy) 的製造商 Hormel Foods(HRL-US) 在季度財報未達預期後,也指出「商品投入成本急劇上升」的問題,導致其股價在發出警告後下跌了 12%。
企業高層普遍預計,隨著成本更高的庫存陸續到貨,未來還會有更多漲價。沃爾瑪執行長 Doug McMillon 上周表示,公司正「盡可能長時間地維持低價」,但隨著庫存補貨至關稅後水準,成本每周都在增加,預計將持續到第三和第四季。
法律裁決增添不確定性
在企業和消費者為物價波動焦慮之際,上周五聯邦上訴法院的一項裁決,卻為關稅的未來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法院以 7 比 4 的投票結果,推翻了川普總統的大部分全球進口關稅,裁定這些行政命令超越了他的合法權限。然而,該裁決允許關稅在政府向美國最高法院上訴期間保持不變,這使得零售商和消費者對於進口商品未來成本的預期仍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
這場關稅戰的開端是美國總統川普簽署法案,提高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而中國也隨之提高對美國進口產品的關稅作為回應。這種貿易緊張關係持續影響著全球供應鏈和商品價格。
「K 型經濟」下消費者信心動搖
這不斷升級的壓力迫使各種規模的零售商必須決定,他們能夠吸收多少負擔,以及多少負擔將不可避免地轉嫁給日益分化的消費者。Sevens Report Research 創始人 Tom Essaye 形容目前經濟為「K 型經濟」:「你有一部分高收入消費者正在維持經濟運行,而另一部分低收入消費者則因感受到關稅通膨的影響而備受壓力」。
消費者的信心也因此大受打擊。密西根大學周五公布的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8 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從 7 月份下降了近 6%,比去年同期更是下降了 14% 以上。未來一年的通膨預期從 4.5% 上升到 4.8%,而耐用品購買條件則降至一年來的最低點。調查主任 Joanne Hsu 表示,這種惡化在「各年齡層、收入和股票財富群體中」都可見,突顯了物價焦慮已普遍蔓延。
精打細算購物興起
在這種謹慎的心態下,美國人的購物方式正在改變,各收入階層的家庭都變得更加精打細算,選擇更明智的消費地點和方式。惠而浦 (WHR-US) 執行長 Marc Bitzer 指出,消費者「正在選擇轉向低端產品」。Procter & Gamble (PG-US) 執行長 Jon Moeller 也表示,他觀察到「品牌組合內部有適度降級」的趨勢,例如消費者選擇更便宜的汰漬 (Gain) 洗衣精系列。
與沃爾瑪、梅西百貨 (Macy"s, M)、TJX Companies(TJX-US)、Dollar Tree (DLTR-US) 和亞馬遜 (AMZN-US) 經銷商等零售商合作的 United National Consumer Suppliers 執行長 Brett Rose,將這種行為描述為更多的「替換」而非純粹的降級。
他舉例說:「與其買一支 Jo Malone 蠟燭,我會去買一支價格仍然很棒的蠟燭。」消費者仍然可以在 TJX、Ross 或 Marshalls 等折扣店找到品牌商品,只是價格更低。
這種消費動態顯然幫助了折扣零售商和廉價商店擴大市場份額。一元店 (Dollar Tree)、Five Below(FIVE) 和 TJX Companies 等連鎖店近幾個月的需求都更為強勁,顯示消費者正在積極尋找便宜貨。自今年年初以來,這些公司的股價分別攀升了約 45%、37% 和 14%。
前路迷茫:挑戰與不確定性並存
然而,儘管關稅正在重塑物價,消費者也在調整習慣,但未來的前路仍不明朗。
前 Gap(GAP-US) 執行長、現任時尚品牌 Alex Mill 主席 Mickey Drexler 表示:「你目前無法掌控可控的因素。」他強調:「你不知道你的商品成本與零售和利潤之間的關係如何…… 我認為我們還沒有看到最糟糕的情況。」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