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關於以太坊的兩點疑問解答

金色財經


1、Circle,Stripe都建L1,這對以太坊穩定幣的ChatGPT時刻影響多大?

我估計項目們(尤其是自視實力強大、資金雄厚的項目們)自建L1的風向還會持續下去。最近連Google都要自建L1了。


它們自建L1的理由我在文章里說過:

永遠都是千篇一律的「以太坊不能滿足我的XXX需求,我們自建的L1需要XXX」。

短期內,這肯定會從以太坊分走一部分流量,但長期看影響完全可以忽略。

我看這事的理由很直接:

如果這些項目想建設的一條鏈是給全世界用的,是要跨種族、跨國界、跨意識形態並且儘量安全的,那最優的解就是在以太坊上結算,依賴以太坊的安全,然後在以太坊上建自己的二層擴展,在自己的二層擴展里再去實現它們期待的而以太坊又無法提供的那些功能。

當然如果它們沒有這樣的野望,那別說建一條L1,成批量地建L1都行。

實際上,我猜這些項目們要是有更多的錢,他們說現有的網路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要重建一條網路我都相信。

2、就說以太坊,沒有大資金和原來幣圈裡的Old Money的操縱,不會是這個樣子。至於它的技術,使用後感覺它比現在已經快被一往又改名接着炒的柚子如何?一點也不強吧?

在這一輪周期,以太坊如果沒有大資金和幣圈裡老錢的操縱,確實不會是這個樣子。其實不僅以太坊,連比特幣都是這個樣子,沒有以微策略為首的一眾公司的湧入,它不可能像現在這樣。而且未來比特幣以太坊的上漲更會仰賴這些大資金的湧入。

我覺得看這類問題更重要的是看到底哪個是因?哪個是果。

有兩種邏輯:

一是「因為有了大資金的湧入,它們才會漲到曾經不敢想象的高度」;

二是「因為它們有著堅實的底層邏輯,所以它們的未來一定會無限光明,從而必定導致有一天大資金會瘋狂湧入它們」。

能不能分清這兩種邏輯的區別以及自己的思考方式是哪種邏輯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

如果是第一種,那就是這個市場上80%以上的跟風者。如果是這樣的投資者,能避免成為接盤俠,並且還能跟着所謂的「風口」喝點湯那就相當不錯了,但很難獲得豐厚的收益。因為這樣的投資者永遠是跟在大資金的後面,沒有大資金的動作,他是不會先行布局的。

如果是第二種,那才能占到先機,把市場上80%的人(包括一眾所謂的大機構、大資本)甩在後面。

比特幣以太坊,我一直相信的是第二種邏輯,所以才從2019年開始分享自己的定投經歷。

另外,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提過這個領域中極早有先知的投資者麥剛---他能在2013年就看到比特幣一定會被機構入局、一定會被國家入局。這也是我極為佩服的原因。

再說以太坊的技術。

單論技術,其實現在市面上幾乎所有在以太坊以後出現的一層公鏈,它們理所當然都應該在技術上比以太坊先進。

以太坊的代碼是開源的、以太坊的經驗教訓就擺在那裡。

任何一個後來的項目,只要能夠優化它的代碼、能夠優化它的共識、能夠避免犯它曾經犯過的錯誤、能夠不再走它曾經走過的彎路......,能夠在所有這些「能夠」當中,做到任何一點,在技術上就實打實地超過了以太坊

從這個角度來講,單純在某些技術細節上超過以太坊的現有一層區塊鏈並不少。

但技術僅僅只是一個項目成功的眾多要素中的一個,我認為更重要的一點是:

很多至今仍然在比拼的一層公鏈項目錯過的並不是在技術,而是最精華的東西。

在這裡,段永平的那句話特別應景:做對的事,把事情做對。

對於一層公鏈來說,什麼是「做對的事」?

我認為對於這個關鍵點至今很多一層公鏈都還不明白。當然,也有可能他們其實是明白的,但知道現在做也晚了、做也趕不上,所以閉口不談,只在細微末節上較勁。

「做對的事」是方向問題,如果連方向都搞錯了,再努力,技術再好,結果也只能是南轅北轍。

來源:金色財經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