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陳進財:正視無薪假擴增、PMI續跌警訊 政府應設防禦措施因應
鉅亨網記者黃皓宸 台北
工業總會今 (2) 日公布發布「2025 工總白皮書」,工總副理事長陳進財指出,今年對產業而言,無異是驚滔駭浪的一年,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談判和 232 條款調查,巨大變動已造成了產業界的傷害。陳進財表示,他憂心近期 PMI 續跌,加上無薪假擴散,呼籲政府應設防禦措施因應,協助中小型企業轉型及融資輔助。

陳進財表示,包括關稅談判和半導體 232 調查,對台灣產業將形成衝擊。以近期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為例,已連 3 個月緊縮低於榮枯線,到 8 月更降至 47.9%,顯示經濟景氣持續下行,政府應儘速提出有效措施來協助產業。
陳進財強調,這些數據與無薪假,是必須正視的警訊,包括今年 4 月匯率短時間從 33 元升值到 29 元,波動幅度高達 13%,再加上 20% 以上的關稅疊加,對中小與傳統產業造成不可承擔的重負,他除了呼籲關稅談判團隊能持續加油,也希望政府需提供融資、轉型與市場多元化的支持,幫助它們度過難關。
陳進財認為,川普關稅無論敵友皆通殺,對台灣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而言更顯嚴峻,政府更應協助產業重新布局,跟上全球供應鏈重組。大型企業或許能分散到美國設廠,中小企業卻無法這麼快因應,需獨自承擔。
陳進財也建議,我國在國際經貿的組織因地位特殊,加入已相對困難,但關稅後,也許有機會打破框架,希望政府對雙邊、多邊貿易組織能夠盡全力積極推動,否則在關稅及匯率雙重夾殺下,對企業都造成很大的負擔。
針對台幣匯率,陳進財也建議政府應要更加積極處理,雖美方「301 條款」不允許操控匯率,但對非理性劇烈波動,有點像是坐「海盜船」,政府應設防禦措施,對毫無避險能力的中小企業來說,匯率震盪是難以承受之重。
- 關稅戰火燒進外匯市場,投資人如何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