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市大洗牌!中國7月智利銅進口暴跌 美國搶貨衝擊供應鏈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稅角力,正悄悄改變全球銅市場格局。最新數據顯示,中國 7 月精煉銅淨進口降至一年來最低水準,原因之一是美國在威脅加徵關稅的壓力下,大量搶購金屬,迫使中國調整供應來源,並引發國際銅流向重組。

美國搶貨拉動 中國進口銅創一年新低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7 月淨進口精煉銅降至 121,000 噸,為近一年來低點。自美國總統川普 2 月宣布對美國銅進口依賴展開「國安調查」後,美國買家加緊拉貨,中國保稅倉庫庫存因此加速流向美國市場。
雖然美國海關數據僅顯示上半年進口來自中國的精煉銅僅 15 噸,但事實上,大部分都是中國轉出口非本土產銅金屬,凸顯市場為了避開潛在關稅而進行的「再出口操作」。
中國今年前七個月銅出口達 426,000 噸,幾乎追平去年全年的紀錄。去年 5 月因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與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價格出現前所未有的每噸 1,100 美元差距,中國冶煉廠曾大量出貨至 LME 亞洲倉庫。今年 7 月,這種套利再度上演,CME 與 LME 的價差一度擴大至接近每噸 3,000 美元。
智利銅進口銳減 剛果、俄羅斯補位
美國買家偏好可在 CME 交割的南美品牌銅,尤其是智利供應,推升美國進口量今年上半年突破 50 萬噸,幾乎追上去年全年的 65 萬噸。但對中國而言,這意味著智利銅來源急遽萎縮。中國自智利進口量 6 月與 7 月均跌破 20,000 噸,為 2006 年以來首見,今年前七個月僅 20.3 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近半。
中國買家不得不轉向其他供應國。剛果今年 1-7 月對中國銅出口累計達 82 萬噸,穩居最大來源。俄羅斯供應量更快速上升,前七個月累計 26.9 萬噸,年增 123%,月度進口量經常超越智利。尚比亞供應量也翻倍至 95,000 噸。這些新興來源部分彌補了智利缺口,但也顯示中國銅進口來源多元化的被迫轉變。
廢銅貿易萎縮 全球流向再洗牌
雖然中國大量出口銅,但國內需求依舊旺盛。今年前七個月,中國進口精煉銅達 220 萬噸,與去年相近。不過,因廢銅供應不足,進口依賴更加明顯。廢銅進口同比下降 1%,其中來自美國的數量大減 49%,7 月僅 930 噸,創下 20 多年新低。這是中國對美實施對等關稅後的直接結果。
中國買家因此增加自歐洲的進口,但歐盟正考慮限制廢金屬出口,未來能否持續補充仍存在疑慮。分析認為,美國延後對精煉銅加徵關稅,短期內可能緩解市場緊張,但全球銅貿易版圖已經出現重大位移。
本文為《路透》專欄作者觀點,不代表《路透》立場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