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工作被AI搶走?紐約Fed調查:暫未造成就業衝擊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綜合外電


綜合外媒周四 (4 日) 報導,紐約聯邦準備銀行 (NY Fed) 最新研究指出,過去一年企業採用人工智慧 (AI) 的比例明顯上升,但至今對就業市場的衝擊仍然有限,裁員案例相當少見,更多是帶來員工再訓練。這份報告顯示,AI 的普及雖然加快,卻尚未造成大規模失業,未來影響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工作被AI搶走?紐約Fed調查:暫未造成就業衝擊(圖:REUTERS/TPG)

紐約聯準銀行在部落格中表示:「企業回報過去一年 AI 使用顯著增加,但極少出現因 AI 而引發的裁員情況。對於已受雇的員工來說,AI 更可能帶來再訓練,而非失業。」研究結論指出,目前並沒有跡象顯示 AI 會導致大幅度的就業減少。


調查顯示,服務業企業對 AI 的使用最為積極,使用比例由一年前的 25% 升至 40%,其中近一半表示未來六個月將進一步導入。製造業方面,AI 使用比例則從 16% 升至 26%,約三分之一計劃在半年內採用。資訊、金融與專業服務產業使用率最高,逾半數已導入 AI;農業領域則完全沒有公司回報使用。服務業最常利用 AI 搜尋資料,而製造商則偏向應用於行銷與廣告。

不過,企業對未來的就業前景仍抱持保留態度。約 13% 的公司預期未來六個月會因 AI 而裁員,比例與去年相同,但實際執行的情況有限。另一方面,約 11% 的服務業企業則因 AI 導入而增聘人手。研究人員指出,AI 對就業的影響同時存在正負面效果,整體影響可能仍然溫和。

近來,經濟學家與決策官員持續討論 AI 對勞動市場與經濟結構的潛在改變。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 6 月在國會作證時強調,AI「極有可能帶來極其重大的變化」,但何時以及將帶來多大規模影響仍充滿不確定性。市場普遍認為,隨著 AI 滲透率提高,長期就業結構勢必受到挑戰,但短期內尚未顯現全面性影響。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