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車展前瞻:BBA亮王牌守護主場 中國車廠秀新能源與智能化技術挑戰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全球汽車業目光本周二 (9 日) 將再次聚焦德國慕尼黑,備受矚目的 2025 年慕尼黑車展 (IAA MOBILITY 2025) 將在慕尼黑展覽中心盛大啟幕。本屆車展以「『動』悉一切」(IT"S ALL ABOUT MOBILITY)為主題,圍繞移動出行、永續發展與技術創新三大核心方向展開,匯集來自全球的 750 餘家頂尖展商,共同呈現一場涵蓋從純電動車、氫燃料電池技術,到智能駕駛與可持續材料應用的全方位未來出行盛宴。

本屆慕尼黑車展不僅是各大車廠展示前沿技術與創新成果的國際舞台,更是全球汽車產業風向標,尤其是在新能源與智慧化浪潮席捲全球的當下,中國汽車廠商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強勢登陸,攜尖端技術與重磅車型,在慕尼黑與國際巨頭展開正面交鋒,角逐新能源與智慧化技術的製高點。這不僅是中國汽車工業全球化進程的關鍵「大考」,更是一場關於未來出行方式的深入對話。
車展現場,德系品牌依舊佔據重要位置,紛紛亮出最新技術與戰略車型,展現電動轉型的堅定步伐。賓士將全球首發全新 GLC EV,這是基於賓士全新 MB.EA 純電動平台打造的首款量產車型。新車前臉採用封閉式格柵設計,搭配大面積鏤空發光結構,極具電動化辨識度。相較於燃油版,GLC EV 軸距增加了 80mm,帶來更寬敞的後排與後備廂空間,還額外配備了 128L 的前備廂。技術層面,新車支援 800V 高壓架構,充電 10 分鐘即可補充約 260 公里續航,綜合續航超過 650 公里,且標配氣壓懸吊,可選配 4.5° 後輪轉向系統,未來也將推出 AMG 高性能版本。
BMW 則帶來了基於新一代純電架構 Neue Klasse 的首款量產車型-全新 iX3,搭載第六代 BMW eDrive 電驅技術與 800V 高壓平台,充電 10 分鐘可增加 300 公里續航,並提供 75 千瓦時、90 千瓦時及 105 千瓦時三種電池容量選擇。內裝方面,全新 iX3 採用全景 iDrive 座艙,包含視平線全景顯示、3D 抬頭顯示和向心中控屏,針對中國市場也優化了語音互動功能,支援生成式 AI 大模型。
奧迪則發表一款內部代號為「TT Moment 2.0」的全新純電動概念車,定位介於 TT 與 R8 之間,基於保時捷與奧迪聯合開發的 PPE 電動平台打造,採用 800V 電氣架構,預計提供單電機後輪驅動和雙電機四輪驅動版本,將影響全新一代純電動奧迪 TT 的電氣設計方向。
福斯全新 T-ROC 探歌也在車展亮相,外觀延續大眾家族設計語言,配備貫穿式 LED 燈帶和可發光 Logo,燈組造型接近 ID 純電系列,車尾同樣採用貫穿式尾燈並融合發光車標。新車軸距較老款加長 28mm,達到 2631mm,未來國產版或進一步加長。內裝配備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懸浮式全液晶儀錶板、懸浮式中控螢幕及電子懷擋,搭載最新資訊娛樂系統,並引進支援 50 公尺記憶泊車和手機遙控停車的 Park Assist Pro 系統。
保時捷則帶來了純電 Cayenne,基於 800V 高階電動平台打造,WLTP 工況續航目標為 700 公里。新車全系標配四輪驅動系統,提供三種動力版本,其中 Turbo 版最大功率超 1000 馬力,零百加速在 3 秒內。底盤配備智慧氣壓懸吊與 Porsche Active Ride 主動懸吊系統,可每秒 13 次自適應調整車身高度,保障行駛平穩性,預計 2026 年正式交付。
Skoda Vision O 概念車定位純電動旅行車,以福斯 SSP 電動平台打造,採用「Modern Solid」全新設計語言,延續明銳與速派旅行車風格並融入電動化元素,內裝大量使用再生聚酯纖維、3D 列印頭枕及植物性超細纖維等環保材料,量產版預計 2029 年登陸海外市場。
中國汽車廠商在本屆車展上的表現尤為亮眼,近百家中國企業參展,涵蓋整車製造、三電系統、智能軟硬體等全產業鏈。
比亞迪帶來海豹 06DM-i 旅行版,這是比亞迪歐洲首秀車型,起售價約 25 萬歐元,150 公里 CLTC 純電續航適配歐洲短途通勤,1.5 升插混系統滿足長途需求,搭載的天神之眼 C 駕駛輔助系統已通過歐盟認證,專為歐洲路況優化。
零跑首發電動掀背車 Lafa5,對標福斯 ID.3,內部代號 B05,定位緊湊型兩廂車,主攻歐洲小型車市場。零跑在車展佈置超大戶外展區,計畫透過大規模試駕建立品牌認知。小鵬汽車則攜全新 P7 等五款車型亮相,全新 P7 採用極簡曲面設計,風阻係數低至 0.198Cd,車展上小鵬還展示了人形機器人、飛行汽車等前沿科技與歐版家充樁,推進全球化戰略。
紅旗 EHS5(國內版:紅旗天工 06) 將在慕尼黑完成歐洲首秀,打算第四季在丹麥上市,起售價約 39.38 萬元人民幣,延續「天工」純電平台技術,將「中式豪華」帶入歐洲。
Polestar 發表高性能電動豪華旅行車 Polestar 5,採用黏合鋁製底盤技術減重 30%,續航力預計將突破 700 公里。阿維塔雖未公佈具體車型,但設置戶外展區,預示將展示最新智慧座艙系統,華為鴻蒙生態與歐洲在地化應用的融合值得關注。
中國企業在晶片、光達、電池等核心技術領域全面發力。黑芝麻智慧發布算力達 200TOPS 的 A2000 晶片及「安全智慧底座」方案;禾賽科技 AT128 雷射雷達獲寶馬訂單,偵測距離提升至 200 公尺;Momenta 與 Uber 合作的自駕計程車系統已在慕尼黑完成 10 萬公里路測,打算明年商用。
寧德時代展示歐洲工廠生產的新型電池,能量密度提升 20%,充電速度提高 50%,寧德時代歐洲產能已滿產,滿足三分之一歐洲電動車電池需求,有效規避貿易壁壘。
中創新航空、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等電池企業也展現差異化競爭力,代表中國電池企業從供應商向能源生態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轉型。
今年慕尼黑車展不僅是一場產品的展示,更是全球汽車產業格局重建的縮影。當比亞迪的混動技術、寧德時代的電池標準、黑芝麻的晶片方案、禾賽的光達共同亮相時,呈現的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體系化實力。這種韌性不僅協助中國品牌突破貿易與技術壁壘,也推動全球汽車業邁向新能源與智慧化加速邁進,本次車展或許正見證著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 川普關稅之後還有招?9/17專家深度解析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