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縮水式通膨」有感!日本消費者嘆容量變小、價格上漲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彭博報導,經過 30 年的物價下跌後,日本消費者正面臨一種在世界其他地區被稱為 「縮水式通膨」 (shrinkflation)的新現象。為了因應商品變少或變小、價格卻上漲的情況,他們開始熱衷於追蹤洗衣粉、泡麵等商品尺寸與價格變化的比價網站。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縮水式通膨」有感!日本消費者嘆容量變小、價格上漲 (圖:Shutterstock)

由 Masayuki Iwasa 創立的 Neage.jp 網站(日文意為「價格上漲」)每日約有 2000 名訪客,創立初衷是因為注意到自己喜愛的巧克力棒變短。Iwasa 說:「我們這一代人完全在通縮 (deflation) 中成長,所以我以為物價永遠不會上漲,即便是小幅漲價或縮水通膨,也促使我建立這個網站。」


日本消費者正面臨 1990 年資產泡沫破裂以來首次出現的高生活成本。日本 7 月不含生鮮食品的消費者物價,較去年增加 3.1%。據帝國數據銀行 (Teikoku Databank) 統計,日本主要食品與飲料公司在 8 月調漲超過 1010 項產品價格,比去年增加 50%。

舉例來說,樂天 (Lotte) 銷售的巧克力餅乾 Koala’s March 標準盒,容量在 2022 年起從 50 克減少至 48 克,價格卻上漲 70%。另一家零食公司 Calbee 主力商品薯片的容量,自 2008 年以來減少 20%,價格卻上漲 15 日元

東京大學生 Nayu Asao 表示,因為縮水通膨,她午餐原本買兩個飯糰,現在必須買到三個,她說:「我在大多數店家都需要購買更多食品。」

他國借鏡

對日本來說,抑制縮水式通膨的壓力正與日劇增,尤其是因為米價上漲早已大幅擠壓家庭預算。

其他國家早已陷入通膨與縮水式通膨的問題:南韓對隱瞞縮水通膨的食品製造商開罰,美國十幾個州和地區則要求標示單位價格,澳洲要求超市通知消費者縮水通膨的情況,法國也要求零售商在產品尺寸下降但價格不變時,提醒購物者。

除了 Neage.jp,日本還有 Kakaku.com、Hikaku.com、Saiyasune.com 等網站提供零售資訊與產品評論。Saiyasune.com(日文意為「最低價格」) 每月吸引 250 萬訪客造訪,自 2020 年通膨回升後,該網站的重複訪客人次增加。

在東京經營咖啡店的 Masahiko Naka 表示,他會上樂天、Zozotown 等網站查找最佳價格,「購物變得耗時,但很值得,因為能挑到更有價值的商品」。

過去 30 年來,日本平均薪資僅上升 3.5%,遠低於美國的 50%、英國的 45% 與法國的 30%。在日本,雖然包括大學畢業生起薪的薪資已有所調升,但對收入成長有限的民眾來說,物價上漲帶來的衝擊更大。

日本厚生勞動省從今年 4 月起,將 4000 萬名退休人士的福利調升 1.9%,但通膨加速讓他們的生活水準仍難以維持過去水準。

Iwasa 每日花數小時更新自家網站 Neage.jp,卻難以追上價格變化與縮水通膨。

他表示,雖然不打算擴展網站,但希望持續為消費者提供透明資訊,該網站每個月透過廣告與聯盟連結的收入約 4 萬日元。他說:「我能理解企業因為通膨而縮小產品容量,但這一切仍讓人覺得不公平,非常令人沮喪。」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