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不是手機也不是眼鏡!OpenAI首款AI硬體或改寫蘋果時代

鉅亨網新聞中心


OpenAI 已與蘋果重要代工廠中國立訊精密 (Luxshare) 達成合作,準備生產首款 AI 硬體設備,目標發佈時間定在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這意味著 ChatGPT 背後的軟體巨頭正式邁出硬體化的關鍵一步。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OpenAI聯手立訊精密,首款AI硬體或改寫蘋果時代(圖:Shutterstock)

據「科技最前線」,這款設備的幕後推手,除了立訊精密,還包括被譽為「iPhone 之父」的蘋果前首席設計師 Jony Ive,該設備正處原型期,目標是「口袋尺寸、具備情境感知(context-aware)」。換句話說,OpenAI 的第一次硬體嘗試,是「蘋果御用設計師 + 蘋果御用代工廠」的雙重組合。這樣的聯盟,不僅是一個新品發佈,更是對蘋果核心陣地的直接挑戰。矽谷震動,深圳鏈條緊張,一場「AI 原生硬體革命」正在醖釀。


在蘋果的供應鏈體系中,立訊精密是近十年崛起最快的「超級代工廠」。它承接了 AirPods、Apple Watch 乃至部分 iPhone 機型的組裝,堪稱「富士康的最大競爭對手」。

OpenAI 選擇立訊三大原因:

  • 精密製造的高良率:未來 AI 設備可能是「口袋 + 傳感器 + 低功耗」的複雜形態,只有立訊這樣的廠商能在微型化裝配和大規模量產上做到。
  • 與 Ive 的默契:Ive 20 多年都在與蘋果供應鏈打交道,立訊精密熟悉他的設計語言與工藝要求。
  • 地緣佈局:立訊在越南、印度都有產線,能幫助 OpenAI 繞開關稅與政治風險

這背後傳遞出一個清晰訊號:OpenAI 要複製「蘋果級別的製造」,卻不依賴蘋果本身。用蘋果的產業鏈,做蘋果的對手,這才是真正勁爆的點。

硬體的成敗,從來不只靠晶片堆料,而是靠交互與設計。Ive 能給 OpenAI 帶來的,是「AI 原生交互」的靈魂定義。更早在 5 月,OpenAI 以 65 億美元全股票收購了 Jony Ive 創立的硬體公司 io Products,Ive 隨之出任 OpenAI 創意與設計核心負責人。這被視為 OpenAI 構建「軟硬一體、操作系統級入口」的戰略轉向。

  • 去螢幕化哲學:AI 設備如果只是小手機,毫無意義。Ive 的極簡主義設計,正好符合「弱螢幕、弱操作、強陪伴」的 AI 設備需求。
  • 情境化交互:AI 的核心價值在於「先你一步」,比如提前提醒、主動感知。Ive 懂得如何把「不可見的智能」轉化為「自然的瞬間」。這正是 Humane AI Pin、Rabbit R1 失敗的原因——有模型、沒體驗。
  • 敘事權:賈伯斯時代,Ive 幫助定義了 iPod 與 iPhone 的交互邏輯;今天,他可能會幫助 Altman 定義「AI 伴侶」的交互邏輯。

因此,當 OpenAI 喊出「beyond screen(超越螢幕)」,那不僅是一句口號,而是 Ive 要賦予這款硬體的靈魂。蘋果最懂設計的人,正用設計撕開蘋果的未來。

各路爆料已形成共識:這不是手機,也不是眼鏡。

核心標籤:screen-free(螢幕自由)、always-on(始終在線)、context-aware(環境感知)。
形態猜測:可能是掛在衣領或脖子上的小設備,帶有攝像頭、麥克風、傳感器,實時採集環境數據,再借助大模型做出即時響應。

情境化體驗:

  • 走進機場時,設備提醒登機口變更;
  • 開會盯合同時,輕震提示關鍵條款;
  • 出差到陌生城市,它主動加載「當地生活助手」。

與手機相比,它不是替代,而是蠶食碎片化任務入口。而一旦用戶習慣了「口袋 AI 伴侶」,就意味著 iPhone 作為唯一入口的地位被動搖。更諷刺的是,這個「新入口」,可能由蘋果自己的設計師與代工廠造出來。

當下,蘋果還在艱難升級 Siri,庫克在法庭上承認過:AI 設備可能在十年內取代 iPhone。同時,Meta 的智慧眼鏡賣出 200 萬副,Google 也在加緊推出 AI 眼鏡原型。

OpenAI 的動作比這些都更激進:它直接把「入口之爭」推到桌面。未來 18 個月,全球都將盯著三個問題:

  • 隱私邊界:常開攝像頭與麥克風,用戶能接受嗎?
  • 功耗與成本:小設備如何實現長續航、低延遲?
  • 生態閉環:沒有開發者與應用,AI 伴侶就只是擺設。

但不管怎樣,戰鼓已經敲響。2026 年可能是決定 iPhone 神話能否延續的關鍵點。如果 OpenAI 的設備成功推出,它將不是一台新手機,而是一個新物種——一個「AI 原生入口」。

文章標籤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