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大摩預言:人形機器人產業5兆市場爆發!陸商用領先 美技術霸權 韓加碼投入急追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MS-US) 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人形機器人產業正站在關鍵轉折點上,預計 2050 年全球產值上看 5 兆美元。這份報告揭示當前全球競爭格局中,中國、美國和南韓呈現三足鼎立態勢,分別在商業化應用、技術創新和國家戰略投入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大摩預言:人形機器人產業5兆市場爆發!陸商用領先 美技術霸權 韓加碼投入急追(圖:Shutterstock)

在商業化進程方面,中國以 9.75 億人民幣的累計訂單金額領先全球市場。報告顯示,中國主要機器人整合商如宇樹科技、優必選、遨博等企業已獲得近 10 億元人民幣訂單,其中智平方機器人斬獲 HKC 半導體生產基地 5 億元大單,打算未來三年部署 1000 台人形機器人。


此外,中國政府透過設立 1870 億元產業基金和「AI + 製造」國家戰略強力推動產業發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方政府也制定 2027 年形成完整產業生態的目標。資本市場對此反應熱烈,中國人形機器人價值鏈指數年初至今漲幅達 92.3%,遠超過 MSCI 中國指數 37.6% 的表現,宇樹科技更宣布將在今年第四季提交 IPO 申請。

特斯拉的 Optimus V3 機器人成為技術創新的標竿。在 All-In 高峰會上,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揭露這款機器人將具備人類等級的手部彈性,採用全新設計的類人肌腱機械手和自主研發的 AI5 推理晶片,算力較前代提升 40 倍。雖然量產計畫調整為 2025 年底前先生產數百台,但 2026 年將啟動規模化生產,年產能達 100 萬台時成本可降至 2 萬至 2.5 萬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馬斯克在薪酬方案中將「機器人」定義為包含各類移動智能設備的廣義概念,為產品線擴展預留了空間。

南韓政府則正透過 150 兆韓元 (約 3.57 兆台幣) 的高科技產業基金加速追趕。現代汽車依托波士頓動力技術在美國籌建年產 3 萬台的機器人工廠,三星則在軟硬體領域同步建構機器人生態系統。

雖然南韓目前在整體規模和商業化進度上稍微落後,但 Rainbow Robotics 等企業推出的工業物流機器人 RB-Y1 展現了技術實力,MSCI 韓國相關指數設立以來 29.1% 的漲幅也反映出市場對韓國發展潛力的認可。

根據大摩預測,2036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保有量將達 2370 萬台,2050 年將攀升至 10.2 億台,年營收規模接近 5 兆美元,這一數字比 2024 年全球 20 大車廠總收入高出 1 倍。

目前,人形機器人 100 指數自 2 月設立以來 24.7% 的漲幅,連同各國資本市場相關板塊的強勁表現,共同印證了市場對此新興產業的樂觀預期。

在這場關乎未來智慧製造主導權的競爭中,中美韓三國正以不同的發展路徑和戰略重點,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應用的關鍵跨越。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