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F:海外台商營收飆破4.3兆 頂尖台商市值成長率超越日韓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全球經濟在 2023 年面臨高通膨、高利率與地緣政治的嚴峻挑戰,然而,海外台商卻繳出亮眼成績單。CRIF 公布「全球海外台商影響力」排名,海外台商以 28.94% 的驚人成長力道,全年營收總額達到新台幣 4.3 兆元,在產業多元布局,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從傳產到電子,呈現「多頭並進」。此外,頂尖海外台商的近 5 年市值年均複合成長率,甚至超越日、韓頂尖企業。

逆風前行 營收純益率全數獲利
儘管全球經濟成長率持續下行,但美、中兩大經濟體的微幅擴張,為海外台商提供了發展動能。本次調查涵蓋 800 家海外台商,其中超過八成營收集中在美洲與亞洲。數據顯示,全體海外台商不僅營收總額勁揚,更難能可貴的是,所有營收級距的台商平均純益率全數維持正數。特別是營收新台幣 50 億元以上的頂尖台商,其平均純益率高達 5.34%,是 50 億元以下台商的 1.7 倍,凸顯出規模化經營所帶來的效率與競爭力,確保在逆勢中依然能夠穩健獲利。
產業雙軌並行 製造、服務業各擅勝場
過去,海外台商常被視為以製造業為主體,但此次調查揭示了更豐富的產業面貌。製造業雖佔總體營收的 91.92%,扮演了領頭羊的角色,但服務業也展現了強勁的成長潛力。
深入分析可以發現,服務業在平均營收成長率、純益率與資本運用效率等多項財務指標上,均優於製造業。這說明海外台商正走在「輕資產、高效率」的科技化浪潮上,以投資控股、電腦設備與軟體服務等模式,成為整體產業的第二支柱。
十大產業分類中,傳產與電子各佔 4 項,服務業則囊括 2 項,顯示海外台商在百工百業中廣泛布局,不僅在半導體、電腦周邊設備等電子業居於領導地位,同時也涵蓋製鞋、飲料製造等傳產領域,展現出多元且均衡的發展態勢。這也進一步證明,海外台商正積極擁抱機器人與 AI 智慧化等趨勢,為全球供應鏈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方案。
經營績效優於集團 市值成長勝過日韓
調查更進一步,將海外台商前兩百大(TOP200)與台灣大型集團海外公司進行對照。儘管集團海外公司在營收規模上更具優勢,但海外台商 TOP200 在營收成長率、稅後純益成長率、平均純益率等關鍵經營指標上,表現卻更為卓越。這證實了海外台商具備更優異的抗風險與獲利能力,其韌性與影響力已足以與頂尖企業比肩。
在國際影響力方面,頂尖海外台商更是繳出令人驚艷的成績。將敏實集團、美超微、GARMIN 等代表性企業,與《財星》世界 500 強中的日、韓頂尖企業(豐田、三星等)進行市值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比較,發現頂尖海外台商的平均成長率優於日、韓企業。這項數據清晰地顯示,海外台商在公開市場的影響力與投資價值不容小覷。

從美國獲 S&P Global 認證的「最佳社區銀行」大通銀行,到中國的頂尖果汁飲料供應商鮮活飲品,再到越南的精密工業公司,海外台商的身影遍布全球。這些成功案例不僅體現了海外台商深耕在地、多元布局的戰略,也印證了其在各個區域扮演著重要的經濟與社會角色。海外台商,正以其獨特的堅韌與多元性,在全球舞台上持續綻放光芒。
- 卡位降息機會財,行家會這樣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