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港元罕見走強 拆息創4個月新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香港金融市場周二 (23 日) 顯著波動,港元匯率以 20 多年來罕見的速度走強,同時銀行同業拆息 (HIBOR) 全面抽升,其中與房屋貸款利率密切相關的 1 個月拆息更連續 4 日上漲,創下 4 個月新高。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港元罕見走強 拆息創4個月新高(圖:shutterstock)

市場分析指出,此番異動主要受惠於強勁的股票資金流入,尤其是大陸投資者的積極佈局,然而當日香港股市走勢偏弱,引發市場對後續行情的廣泛討論。


資金湧入推升港元與拆息

數據顯示,港元兌美元匯率在過去 30 天內升值約 1%,如此大的升值幅度自 2003 年以來僅出現過一次。這波強勁走勢背後,是大量資金流入香港股市的推動。隨著季度末的到來,大陸投資者加大了對港股的購買力道,從而推升了對港元的需求。

一個具體的例子是,在美國交易的 KraneShares 金瑞中證中國互聯網 ETF(KWEB),已連續第六周錄得資金流入,創下自 2 月以來最長的流入紀錄,光是截至 9 月 19 日當周就流入了 1.42 億美元。

資金的湧入直接影響了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導致港元拆息全面上揚。9 月 23 日,與樓按相關的 1 個月拆息報 3.91107%,上升 29.797 個基點;隔夜拆息則升至 4.4525%;反映銀行資金成本的 3 個月拆息也升至 3.73881%。

港股短期震盪 長期趨勢看法分歧

儘管資金面看似樂觀,但港股與 A 股市場當天上午卻雙雙出現回檔調整。EPFR 數據顯示,部分外資機構 (Long Only 基金) 上周開始賣出 A 股和港股,轉而買入日經指數,主要擔憂市場短期內可能存在過熱風險。

然而,也有分析認為,長期趨勢並未因此改變,短期的調整反而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好的進場時機,並點名看好港股與 A 股科技股中的國產半導體和機器人等板塊。

歷史數據揭示港股潛力與挑戰

回顧歷史,恒生指數的表現充滿韌性。自 1965 年以來的 61 年間,有 38 年錄得正回報,佔比達 62%。不過,2013 年至 2023 年這十年,卻是恒生指數表現最差的十年,年化回報率為 - 3.1%。尤其在 2020 年至 2023 年間,受疫情等因素衝擊,恒生指數更是歷史上首次連續四年錄得負回報,累計下挫近 4 成。

展望未來,有分析師認為港股的突破與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周期存在關聯性。歷史上,在美國維持低利率的時期,往往有利於港股創下新高。中信證券的報告也指出,除了特殊情況外,在聯準會降息後的短期內,港股通常表現較好。

本輪預期將是預防性降息,旨在應對潛在的經濟風險,短期內科技、可選消費、醫藥等成長型板塊有望受益。在中國穩增長政策落地與基本面築底的背景下,加上外資仍有廣闊的增配空間,港股核心資產的配置價值正日益凸顯。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