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曼昆研究 | RWA+穩定幣 有哪些詐騙陷阱?

金色財經


每周四晚7點半,加密小酒館準時開業!從投資黑話、創業故事、項目大起大落,到熱點吐槽、空投套路、賽道預判……我們用AMA方式,聊你想聽,大咖雲集!主題不設限,輕鬆聊Web3!面對監管政策變動、合規風向突襲——別慌!曼昆資深律師為你解讀熱點監管事件,帶你洞悉趨勢!

本期是加密小酒館第10期,恰逢開業兩個月!我們聚焦RWA與穩定幣的結合,探討這兩大熱點賽道的詐騙陷阱。Circle上市、香港穩定幣監管條例於2025年8月1日實施,RWA與穩定幣熱度飆升,是Web3新風口還是詐騙新套路?我們邀請四位嘉賓,從媒體、投資、實驗室和合規視角,帶來一線乾貨,幫大家避雷!


  

酒館營業,請嘉賓自我介紹!

東東Robin:歡迎來到加密小酒館第10期!我們每周四晚7點半圍繞Web3熱點展開AMA,聊得輕鬆多元,打破對律所的刻板印象。今晚主題是「RWA+穩定幣,有哪些詐騙陷阱?」RWA和穩定幣是本輪周期最熱賽道,但熱度背後暗藏風險,我們請來四位嘉賓幫大家撥開迷霧!請各位嘉賓介紹自己!

Sam:大家好,我是Sam,Techub News COO。我們是Base在香港的加密媒體平台,專注Web3資訊,特別關注香港本地政策動態和行業趨勢。我是小酒館常客,來過多次,每次都收穫滿滿,期待今晚分享!

讓榮老師:大家好,我是讓榮,第一次做客小酒館!我是國內自媒體人,營運影音號「讓榮RWA的服務員」,有一定影響力,專注RWA知識普及。我在中歐商學院金融與投資協會背景,管理同學的基金,做一級市場投資,同時擔任RWA領域反詐宣傳員。很高興受邀,期待聊聊RWA和穩定幣的避雷經驗!

王蕾:大家好,我是王蕾,上海曼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一直聽麥格提起小酒館,說嘉賓觀點犀利、思想碰撞激烈,特別期待!我是小酒館新人,平時主持曼昆每周三的Web3創業活動,接觸很多合規案例。希望今晚交流火花四射!

Nick:大家好,我是Nick,浪潮實驗室發起人之一。之前在倫敦Oxford Capital負責大中華區業務,專注投資。2022-2023年開始在海外做RWA項目,主攻酒店、地產和算力類資產。我入圈近10年,傳統金融經驗超10年,希望通過浪潮實驗室將加密市場與傳統金融結合,RWA是核心方向。線下活動常遇到企業諮詢詐騙問題,期待今晚分享避雷經驗!

麥格Meg:小酒館不代表律所嚴肅立場,而是Web3 Builder捕捉熱點、碰撞觀點的平台,聊得輕鬆接地氣。RWA和穩定幣熱度高,容易滋生詐騙,我們希望幫大家撥開迷霧。我2017年入圈,算行業老人,期待今晚乾貨!

下面進入正題。

  

Q1:有人說RWA與穩定幣是雙生關係,你有什麼理解?

Sam:「雙生關係」從字面看是同時誕生,但RWA與穩定幣並非同期出現。穩定幣歷史悠久,2014年USDT推出,最初是交易所工具,解決法幣充值限制問題。早期國內銀行帳戶受限,用戶將法幣存入火幣、幣安等平台換USDT,平台用美金買美債賺4%-5%利差,USDT則用於交易比特幣以太坊,降低價格波動風險。

RWA(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在ICO、IDO時代有雛形,但近年因房地產、債券等資產代幣化熱潮被重新定義,收益權或所有權上鏈流通。兩者誕生時間不同,不是雙生關係,但功能互補。穩定幣為RWA提供價格穩定的交易媒介,提升跨境結算效率和流動性;RWA為穩定幣拓展應用場景,如房地產收益權交易。

香港穩定幣條例(2025年8月1日生效)和美國《天才法案》讓兩者熱度重合,但並非雙生。穩定幣是鏈上支付工具,RWA是鏈上資產,兩者相互支撐。RWA借穩定幣的合規性和流動性增強敘事,穩定幣則不依賴RWA,已有成熟場景(如平台交易、跨境匯款)。我認為兩者是工具性協作,RWA更依賴穩定幣的支付基建。

王蕾:從法律和結構視角,RWA代表鏈上價值錨定真實資產,如房地產、設備租賃收益;穩定幣是鏈上支付和清算媒介,類似「鏈上法幣」。兩者不是依附關係,而是協作模式:RWA提供可編程資產,穩定幣支持鏈上交互,實現資產+流通的Web3生態。

合規上,RWA的合法性依賴底層資產的權屬清晰度和鏈上結構透明度;穩定幣需確保儲備披露、清算路徑、跨境支付合規。香港穩定幣條例(8月1日生效)和美國《天才法案》讓兩者成為熱點。穩定幣本身是RWA的一種(法幣代幣化),但功能偏支付。兩者共同構建鏈上經濟,但非「雙生」,而是功能互補。

讓榮老師:簡單來說,穩定幣像「鏈上現金」,為RWA提供價值參考和交易便利;RWA將現實資產上鏈,為穩定幣創造應用場景,如跨境結算、外貿支付。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香港穩定幣條例過於嚴格,切斷大陸應用場景,導致RWA項目發展受限,證明兩者「雙生」關係:穩定幣不成熟,RWA難做大。比如香港RWA項目因缺乏穩定幣支持,規模受限。

Nick:我不同意「雙生」說法。2022年我們在蘇格蘭做地產RWA項目,USDT因英國監管限制(非合規)成為關鍵支付工具,提升用戶體驗。用戶通過USDT投資地產收益權,項目方通過BVI公司在新加坡兌換法幣,結算複雜且合規成本高。穩定幣是支付工具,RWA是融資工具,兩者功能不同。

香港穩定幣條例和美國《天才法案》為RWA提供合規通道,解決資產透明度和結算難題。未來,合規穩定幣(如京東穩定幣)可能與數字人民幣結合,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但對普通人,穩定幣影響有限,主要是B端結算工具,RWA則服務企業融資。兩者是協作關係,穩定幣不依賴RWA。

Sam:補充一點,RWA需要穩定幣的流動性支持,但穩定幣不一定需要RWA。USDT、USDC已有交易、匯款場景。香港穩定幣(如京東、滙豐發行)不會只服務RWA,應用場景更廣,想象空間更大。

  

Q2:8月1日香港穩定幣草案正式實施,有什麼亮點槽點?

王蕾:香港穩定幣條例是行業重大進步,提供了法律確定性,明確發牌制度、審計、儲備、清算要求,為發行商和上下游企業提供合規依據。亮點包括:  

1. 強制贖回:最低2500萬港幣儲備,確保穩定性和透明度,利多內地企業直接兌換港幣。  

2. 清算路徑:支持跨境結算,繞過Swift限制,提升效率。  

3. 監管框架:明確KYC、AML要求,增強市場信任。

槽點是KYC和AML要求過於嚴格,禁止DeFi場景,限制創新和散戶參與。網上有人說「香港穩定幣已死」,反映失望情緒。但從律師視角,監管先行好過野蠻生長,執行細節需觀察。

Sam:我比較悲觀。條例將穩定幣視為強監管資產(如美元),而非自由交易工具。槽點包括:  

1. KYC高壓:嚴格實名制,禁止DeFi,扼殺原生加密的無許可精神。  

2. 高門檻:發牌僅限大機構(如渣打、京東),中小創新者無入場空間。  

3. 執法嚴厲:金管局對OTC門店發警告,買賣無牌穩定幣最高罰500萬港幣、監禁7年。

亮點是B端跨境結算便利,繞過Swift的周末和時區限制,加速資金回流,適合一帶一路企業。但對散戶和中小創新者,創新空間被壓縮。香港想保金融中心地位,但嚴格監管可能適得其反,難以媲美新加坡的靈活性。

讓榮老師:我寫了個影音號「香港穩定幣成笑話」,播放量超40萬,中歐商學院的企業家普遍認同。槽點有二:  

1. 實名制過嚴:KYC要求高,增加使用成本,限制散戶和中小企業參與。  

2. 切斷大陸場景:條例限制大陸應用,中小企業期待的跨境結算便利落空,類似「公務員錢包」。

嚴格監管與大陸詐騙亂象有關(如資金盤用穩定幣轉移資產),政府選擇「保險」策略。但從國際競爭力看,香港若持續高壓,可能失去Web3中心地位。中小企業對前景悲觀,覺得「不關我事」。

Nick:我持樂觀態度。嚴格監管(如KYC、AML)解決了我2022年蘇格蘭RWA項目的結算難題(法幣兌換合規難)。亮點包括:  

1. B端效率:香港機場管理局的Project Cargo項目(17億港幣規模),通過渣打銀行和穩定幣將應收賬款結算周期從3-6個月縮短至21天,未來可降至1-3天。  

2. 人民幣國際化:京東穩定幣可能與數字人民幣一對一錨定,推動國內場景應用。  

3. 合規透明:強制儲備和審計提升資產信任。

槽點是散戶參與度低,KYC限制原生加密精神。中小企業需等待更開放政策,但B端潛力巨大。

麥格Meg:我認同Sam老師的觀點。穩定幣的意義看你的「level」。散戶覺得沒戲,因為不帶你玩;大企業看重效率,視其為寶。香港監管是為B端結算和人民幣國際化鋪路,不是為韭菜設計。

   

Q3:RWA、穩定幣有哪些詐騙套路?有關注到鑫康嘉事件嗎?

王蕾:我們主要幫客戶合規,遇到不合規項目會勸退。近期案例:客戶想用國內設備租賃收益在新加坡發行RWA,我們建議放棄,因合規成本高、風險大。普通人與RWA、穩定幣關聯度低,主要是上市公司和頭部企業布局(如Circle因RWA熱股價拉升)。

詐騙套路:  

1. 虛構資產:無真實底層資產,純空氣幣,包裝成RWA吸引投資。  

2. 偽造背書:PS證監會文件或冒用協會名義,號稱「合規RWA」。  

3. 高收益誘惑:承諾月化50%或固定收益,遠超合理範圍。

避雷建議:  

  • 檢查底層資產權屬是否清晰,是否存在虛構。  

  • 優先選擇SFC沙盒項目(四大分類),警惕無牌照項目。  

  • 關注香港Web3標準化活動(如8月7日螞蟻數科分享),強調資產透明化,查審計報告。

鑫康嘉事件沒深入研究,但類似案例多利用高收益(月化50%)和偽造背書(如PS的SFC截圖)欺騙認知較弱群體。

讓榮老師:國內RWA和穩定幣詐騙亂象嚴重,鑫康嘉事件是典型案例。85%-90%的RWA詐騙是「殺豬盤」或「資金盤」,無真實底層資產,靠資訊差欺詐。

套路:  

1. 偽造背書:鑫康嘉號稱投資迪拜或沙烏地阿拉伯,偽造合規登記證明(如迪拜短期免費登記)或PS證監會文件,吸引投資者。  

2. 高收益誘惑:承諾月化50%(兩月翻倍),遠超美債3%-4%年化,明顯不合理。  

3. 跨境洗錢:用穩定幣將資金從大陸轉至香港、開曼,規避外匯管制,政府因此收緊監管。  

4. 虛假登記平台:冒用香港協會或律師背書,放大宣傳(如短影音、線下拉人頭)維持盤子不崩。

案例:兩家即將爆雷的項目,宣稱在迪拜投資,實際查證僅為短期免費登記。

避雷建議:  

  • 查驗底層資產和發行方資質,警惕無牌照項目。  

  • 超過10%年化視為詐騙。  

  • 香港登記平台需謹慎合作,謹防被利用為背書,引發「秋後算賬」風險。

國內有700-800個資金盤,規模從5億到上百億,近期頻爆雷,監管高壓與此有關。中小企業需警惕資訊差陷阱。

Nick:分享一個河南RWA詐騙案例,資金規模超20億,目標多為高齡群體(50-60歲,手握閒錢、認知差)。

套路:  

1. 層級傳銷:受害者發現問題後為回本,協助項目方拉人頭,擴大盤子。  

2. 偽造合規:冒用香港SFC舊截圖(交易所申請文件),PS成RWA或穩定幣項目證明,號稱「香港合法化」。  

3. 高收益誘惑:承諾用穩定幣投資RWA,未來分紅,實為資金盤。  

4. 中小企業陷阱:杭州某企業(年產值數千萬)被騙300-500萬,詐騙團伙假裝提供RWA發行服務,流程看似正規但無實質進展,吸取資訊差利潤。

避雷建議:  

  • 查SFC登記真偽,警惕PS文件。  

  • 中小企業評估RWA發行成本(數百萬起步),謹防「空手套」。  

  • 散戶遠離高收益RWA項目,優先選擇合規機構。

浪潮實驗室線下活動中,常遇到類似諮詢,中小企業需警惕「吸血」式詐騙。

Sam:

RWA和穩定幣詐騙分三類:  

1. 虛假牌照:穩定幣牌照門檻高,僅限大銀行或企業(如渣打、京東)。宣稱「散戶可參與穩定幣項目」的是詐騙。USDT收益(買美債4%-5%利差)歸發行商,散戶無收益。  

2. 無合規依據:RWA無專門牌照,依賴VSP等虛擬資產牌照(成本超2000萬港幣)。宣稱「合規RWA牌照」的多為詐騙,香港僅20家持牌機構,無授權可能。  

3. 高收益陷阱:鑫康嘉宣稱月化50%(兩月翻倍),包裝「原油現貨衍生品」,明顯詐騙。任何固定收益超10%的RWA或穩定幣項目不可信。

避雷建議:  

  • 穩定幣只適合B端結算(如外匯利差),散戶勿信收益承諾。  

  • RWA需查底層資產真實性和SFC登記,警惕PS文件。  

  • 撥打12315舉報詐騙,保護自己還能拿獎勵(笑)。  

  • 多陪家人,防範高齡群體被騙。

   

Q4:RWA是炒作嗎?國內做RWA合規上重點需要關注什麼?

王蕾:RWA本身不是炒作,是真實資產上鏈的創新模式,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痛點。但因概念火熱,易被包裝為詐騙噱頭。曼昆從2023年7月起服務B端客戶,許多企業(持有優質資產)希望通過RWA融資,但合規成本高,需謹慎。

合規重點:  

1. 資產篩選:底層資產權屬須清晰,評估是否適合代幣化(如設備租賃收益)。  

2. 資金通道:境內資產需通過合規金融渠道(如香港基金)出境,搭建SPV結構。  

3. 監管溝通:香港發行需與SFC對接,持牌機構(如1號牌)提供信用背書。  

4. 成本考量:RWA發行周期數月,涉及律所、技術方、審計方,成本高於國內低利率融資,需權衡。  

5. 技術規範:參考香港Web3標準化活動(如螞蟻數科的鏈上資產規範)。

關注項目:8月7日香港螞蟻數科活動提出三份RWA技術規範,強調資產顯化和透明度。上海數據交易所的馬陸葡萄RWA是典型案例,需關注合規性。

讓榮老師:國內RWA市場過熱,存在炒作。央視等媒體的「炒作」警告意在降溫,避免散戶盲目跟風。相比NFT(2021-2022年圖片炒到10-20萬),RWA錨定實體資產更紮實,但概念被放大,滋生詐騙。

合規重點:  

1. 資產真實性:確保底層資產真實,謹防空氣幣。  

2. 發行主體:選擇SFC沙盒認證機構,警惕無牌項目。  

3. 成本評估:RWA融資成本高,需對比傳統渠道性價比。  

4. 監管降溫:政府近期收緊RWA監管,需關注政策變化。

關注項目:上海數據交易所的馬陸葡萄RWA和海南華鐵RWA引發關注,代表國內探索方向,但市場過熱需降溫,中小企業需警惕「收割」式詐騙。

Nick:RWA有炒作成分。港股中RWA相關新聞常引發股價拉升(如朗新科技充電樁RWA),但成交量暴露「PPT融資」嫌疑。RWA是中小企業融資工具,類似資管行業從1998年到2010年的爆發周期,需天時地利人和。

合規重點:  

1. 監管對接:國內房產類RWA需與政府職能部門合作,確權複雜。  

2. 沙盒測試:香港RWA沙盒需1-2年驗證,公眾募資尚遠。  

3. 通道建設:合規機構(如SFC持牌者)可通過SPV整合供應鏈金融資產。  

4. 技術支持:鏈上鏈下確權需區塊鏈基建支持。

關注項目:香港機場管理局的Project Cargo(17億港幣規模),通過渣打銀行和穩定幣優化應收賬款結算,周期從3-6個月降至21天,未來可進一步縮短。朗新科技的充電樁RWA探索供應鏈金融,潛力大但需驗證。

Sam:RWA市場過熱,但技術與應用潛力不容否認。央視等媒體的「炒作」警告意在輿情管理,避免散戶跟風。相比NFT(圖片炒到10-20萬),RWA更紮實,實業資金撬動潛力遠超早期敘事,需理性看待。合規重點:  

1. AML/CFT: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是跨境RWA核心要求。  

2. 資產真實性:防止假資產打包上鏈,需權屬法律確認。  

3. 託管與風控:通過KYC和鏈上隔離確保安全,參考國內區塊鏈資產上鏈規範。  

4. 合規諮詢:找曼昆等專業律所評估項目可行性。

關注項目:上海數據交易所的馬陸葡萄RWA和螞蟻數科的標準化探索有潛力,朗新科技充電樁RWA嘗試供應鏈金融。散戶投資需謹慎,遠離高收益陷阱。

  

Q5:怎麼看RWA與穩定幣的未來,避雷重點是什麼?

Nick提問讓榮老師:中小企業為何對香港穩定幣條例悲觀?

讓榮老師:中小企業對香港穩定幣條例失望,因預期落空。大陸對外投資嚴格(500萬需報備,人均5萬限制),中小企業有資金進出需求,原本希望穩定幣放寬限制,助力外貿結算。但條例切斷大陸場景,KYC過嚴,中小企業用不了,覺得「不關我事」。國內經濟環境艱難,外貿企業期待政策支持,條例卻傾向大企業,令人失望。

王蕾:RWA和穩定幣是Web3與傳統金融的橋樑,未來5-10年在B端跨境結算和中小企業融資領域有爆發潛力。香港穩定幣條例和RWA沙盒提供合規基礎,但KYC門檻高,C端參與難。

避雷重點:查底層資產權屬、發行主體資質,優先SFC沙盒項目,警惕高收益承諾(如月化50%)。

Sam:RWA和穩定幣技術潛力大,但短期炒作需降溫。未來B端跨境貿易和供應鏈金融是主場,散戶勿盲目追高。香港監管為企業級結算服務,可能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避雷重點:遠離「穩定幣收益」和「RWA牌照」謊言,查SFC登記,撥打12315舉報詐騙,多陪家人防高齡群體被騙。

讓榮老師:RWA和穩定幣相輔相成,香港監管過嚴限制大陸場景,未來需更開放政策。國內詐騙亂象(如鑫康嘉)催生嚴格監管,中小企業需謹慎。

避雷重點:警惕PS背書和高收益陷阱,查資產真實性,慎選登記平台,避免「秋後算賬」。

Nick:RWA是融資工具,穩定幣是支付工具,未來將在B端結算(如Project Cargo)和人民幣國際化中大放異彩。5-10年或成標準化投融資工具。

避雷重點:查SFC文件真偽,評估發行成本,遠離「層級傳銷」項目。

麥格Meg:RWA和穩定幣是Web3的「黃金CP」,但散戶不在牌桌上,B端才是主角。未來需平衡監管與創新,中小企業是潛力市場。

避雷重點:別信月化50%,找專業律所把關,保護自己!

東東Robin:感謝Sam老師、讓榮老師、Nick老師、王蕾律師的硬核分享!從雙生關繫到香港監管、詐騙陷阱,再到RWA前景,乾貨滿滿,避雷指南到位!

歡迎關注嘉賓和官號,私信Meg或我提出想聽的話題。每周四晚7:30再見,謝謝大家!

  

原創作者:曼昆律師事務所

來源:金色財經

發佈者對本文章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在投資加密貨幣前,請務必深入研究,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因為短期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的重大損失。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