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沒落中的澳門賭場

台灣銀行家


索貝克

澳門賭博行業在 2014 年達到全盛,近十年輝煌的年代逐漸遠去。澳門政府制定政策全面推動博彩多元化及非博彩發展,屬於澳門的繁榮還回得去嗎?


2025 年 6 月,澳門三大持牌博彩公司旗下共有 11 家衛星賭場公司宣告關門。他們分別是澳博旗下的君怡、勵宮、財神、置地、十六浦、凱旋門、英皇宮殿、金碧匯彩、皇家金堡;銀河旗下的華都娛樂;新濠旗下的驃龍娛樂場。1990 年代澳門主權移交給中國之前,唯一的澳門賭牌由賭王何鴻燊家族持有,其他的財團如果要從事賭場生意,需要向賭王家族租借賭牌許可,因此成立的賭場叫作衛星賭場。在 2000 年初,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對外資金往來需求大增,地下資金所要經過的賭場中轉服務需求龐大,當時澳門的衛星賭場超過 20 家,是賭博行業的全盛時期。

澳門賭博行業上升週期的頂點也許是 2014 年。那年的彭博亞洲富豪指數排行榜出現了新的變化,前面所講的銀河集團老闆呂志和變成亞洲首富,取代了先前長年盤踞亞洲富豪榜首的長和集團主席李嘉誠,那年他因為持有銀河娛樂 65% 的股權而擁有 296 億美元身價,高出李嘉誠 1 億美元。在 2013 年至 2014 年之間,銀河娛樂大漲 129% 是最重要的原因,比對當年的中國富豪前 3 位:騰訊馬化騰持有騰訊 10.3% 的股票而有 131 億美元的市值,百度李彥宏的身價是 127 億美元,第三名的萬達集團王健林身家是 125 億美元,由此可知當年擁有澳門賭博生意的輝煌年代。

比起 2014 年的股價歷史高點,澳門賭博股現在的股價普遍跌幅慘重,銀河娛樂跌了一半,新濠剩 16% 的市值,澳博則只剩最高點的 10%。另外 3 家主要的美資賭博企業在中國的子公司情況也不太好,金沙中國與美高梅中國大約剩下 2014 年高點的 30%,永利中國則剩下最高點的 2 成,我們該怎麼觀察這 10 年來股價變化的趨勢?其中一個可能的切入點,是澳門入境旅客的組成變化。

根據澳門政府統計,2014 年有 3,153 萬人次旅客入境澳門,其中中國人占 67.4%,香港人占 17.13%,其他台灣、韓國、日本人分別占 3.01%、1.74%、0.95%。到了 2024 年入境澳門的旅客為 3,493 萬人次,中國人占了其中的 70.11%,香港人又占了 20.56%,兩者合計接近 91%,比 10 年前的 84.53% 高了超過 6%。相對來說,台灣、韓國、日本遊客的比率持續下降,分別占 2.38%、1.40%、0.37%,儘管 10 年下來旅客增加 340 萬人次,扣掉來自中國增加的 324 萬,以及來自香港增加的 75 萬,實際到訪澳門的外國旅客是下滑的。儘管如此,最關鍵的旅客平均逗留時間從 2014 年的 1 日增加到 2024 年的 1.2 日,表面上看起來還是不錯,澳門的賭博股為何從長線的角度上看像是吃了瀉藥?更何況,中國人在全世界的賭場裡又都是最有名的賭徒!

金沙中國的財報給了一部分解答,在 2014 年的年報顯示,金沙中國的總收益淨額是 95.05 億美元,其中 83.62 億美元來自娛樂市場(賭場);到了 2024 年,來自娛樂市場的收益淨額剩下 53.46 億美元,總收益淨額也衰退到 70.8 億美元,娛樂市場與總收益分別較 10 年前下滑 36% 與 25%。當然這意味著其他部門成長幅度不小,客房收益成長 123%,購物中心成長 29.6%,餐飲成長 48.49%,同時代表商業活動的會議中心租借衰退了 14%。值得注意的是,2014 年金沙中國旗下只有威尼斯人度假村在營運,現在還加上巴黎人、倫敦人、百利宮與澳門金沙,房間供應量是 10 年前的 3 倍以上。

2014 年金沙中國的稅前息前折舊前(EBITDA)毛利是 32.6 億美元,到了 2024 年剩下 23.3 億美元,賺錢能力下降 28.53%,如果再把澳門 10 年下來入境旅客的組成合併起來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合理的推論,10 年來,去澳門的中國人已經變得不太賭博了。金沙中國現任的執行長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金沙中國的業務屬於澳門,不在中國內地,且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並強調相信未來(金沙中國)會繼續留在澳門。」他也表示,儘管美中貿易緊張升溫,集團對澳門業務的地緣政治風險並不擔憂。不過,他所說的真是他想的嗎?

2022 年澳門政府修訂《博彩法》,規定所有賭場須設於持牌博企(持有牌照之博彩企業)自有或合法占有的物業內。翻譯成白話,未來賭場連房子都必須自己蓋,此舉對租牌照以輕資產方式營運的衛星賭場長期獲利產生直接衝擊,但衛星賭場可享 3 年過渡期,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屆滿。以往毛利最高的賭場貴賓廳目前正在全面退出市場,針對度假一般家庭客人營運的大眾賭博機市場競爭激烈,專門讓貴賓賭客一擲千金的衛星賭場正在被綜合度假村取代。

對此,澳門政府明確在政策上進行調整,全面推動博彩多元化及非博彩發展,要求六大賭博企業於 2023 至 2032 年間投資澳門逾 1,188 億澳門港元,其中僅 101 億港元用於博彩設備投資,其餘皆用於文化、娛樂、體育及海外拓展。這個政策方向會有意義嗎?首先,澳門哪有什麼足夠的文化景點可以欣賞一天以上?第二,連金沙有關會議舉辦的營收都起不來,證明澳門吸引商務客的能力很有限;第三,沒有貴賓賭場,維持過往吃喝嫖賭以及地下社會資金周轉的全面服務,如何繼續成為亞洲地下金融中心?綜合以上觀察,也許可以得出一個殘酷的結論:那個屬於澳門的繁榮時代已經遠去,包括金沙在內的外資賭博企業則深陷其中,沒有逃脫的可能。(作者為資深金融專家)

來源:《台灣銀行家》190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台灣銀行家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