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經貿談判「突破點」曝光!鄭麗君揭創新「台灣模式」3大核心及4大面向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2)日於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詳細說明台美第五輪實體經貿磋商的最新進度,為外界關注的貿易談判揭示了台灣的堅定立場與創新策略。本次談判的三大核心焦點鎖定在「對等關稅調降」、「232 條款關稅優惠」及「高科技供應鏈合作」。

鄭麗君強調,我方於談判中更提出了具備台灣特色的「台灣模式」,主張以企業自主規劃、政府金融信保支持、以及科學園區產業聚落經驗,協助國內高科技產業拓展美國布局,並同時鞏固台灣半導體生態系的根基。她指出,在核心議題取得完整共識後,台美雙方即可進入總結會議並簽署貿易協議,但目前在供應鏈合作與 232 條款優惠待遇上,仍需持續協商。
第五輪台美貿易磋商已於 9 月 25 日至 29 日在華府舉行,我方代表團與美國貿易代表、商務部長及團隊進行了多次會談。台灣在這次談判中,積極爭取調降 20% 的暫時性稅率,並希望不疊加既有的稅率,以確保台灣企業在對美貿易中的最佳關稅利益。
鄭麗君強調,台灣的對美投資與其他友好國家如日本、韓國、歐盟的模式有所不同。針對外界盛傳的「台美晶片五五分」說法,她重申台灣不會答應此類分配條件。
鄭麗君解釋,美方的戰略目標是提升本土晶片製造能力以滿足國內需求,而台灣的策略則是在「根留台灣、布局全球」的大原則下,支持企業擴大海外投資,並以台灣的製造優勢與美國的研發創新相結合,深化高科技戰略夥伴關係。台灣將會以「國家利益與產業利益優先」的原則,來爭取最有利的投資與關稅條件。
為落實「根留台灣、布局全球」的戰略目標,政府推出了「台灣模式」來協助企業赴美投資。此模式主要涵蓋四大面向:
一、產業投資自主: 核心由企業進行投資規劃,政府的角色是協助整合佈局,確保資源有效運用。
二、金融信保支持: 建立完善的信用保證機制,旨在降低企業赴美投資的融資風險,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三、產業聚落合作: 借鑑台灣科學園區成功的產業聚落經驗,爭取在美國打造高科技供應鏈聚落,以減輕單一企業的負擔,提高整體效率與韌性。
四、改善投資環境: 積極向美方爭取提供土地、水電等基礎設施,以及簽證、法規上的支持,以協助台灣產業在美國形成一個完整的供應鏈生態。
鄭麗君進一步說明,台灣的國際布局絕非「產業移轉」,而是「供應鏈的延伸與擴展」,目的是建構全球半導體生態網絡。除了美國,台灣也正與歐洲、日本、中東歐等地推動半導體相關合作,例如配合台積電在德國的投資,並透過行政院的「經濟外交工作小組」與捷克、立陶宛、斯洛伐克等國強化半導體合作,同時與波蘭政府協商投資,以增強整體供應鏈的韌性。
雖然雙方已就部分議題獲得進展,但鄭麗君坦言,在供應鏈合作和 232 條款的優惠待遇上,仍需要進一步的磋商。她強調,在台美經貿夥伴關係中,台灣期盼建立長遠且互惠的高科技戰略合作。我方會持續推動談判,待三大核心議題達成完整共識,便可進入總結會議並簽署協議,為台美雙方經貿合作開啟新的篇章。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