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別只盯著輝達!AI儲存硬碟才是最大贏家:「這幾家公司」正主導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隨著人工智慧(AI)應用快速普及,全球投資者的目光往往集中在計算晶片巨頭如輝達 (NVDA-US) 身上。然而,專家指出,真正的長期投資機會其實藏在 AI 記憶體硬碟和儲存系統市場,且其中有幾家公司值得關注。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AI儲存硬碟才是最大贏家。(圖:Shutterstock)

隨著 OpenAI 生態系統的擴張,海量數據的儲存需求正悄然改寫整個產業格局。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就曾公開表示,OpenAI 將成為下一個市值數萬億美元的超級公司。然而,其價值不僅在於產品,更在於完整的生態系統建設。

在消費者端,ChatGPT 與 Sora 等產品已形成穩定的付費訂閱模式,而在企業端,OpenAI 提供 API 服務,支持無數公司接入 GPT 模型,扮演 AI 雲基礎設施的角色。

本週推出的 Sora 2 更是進一步驗證了這一模式,用戶可以生成帶音效的有趣影片並分享到應用內與好友互動,直接挑戰 TikTok 短片市場的地位。

然而,這一切背後的核心瓶頸不是算力,而是海量數據的儲存。專家指出,每一則 Sora2 影片、每一次 AI 互動,都需要硬碟和儲存系統去承載,而這正是投資者應關注的焦點。

根據三星與 SK 海力士的最新公告,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已在首爾簽署意向書,將兩家儲存巨頭納入「星際之門」超級數據中心計畫。

隨著項目擴張,OpenAI 的儲存需求可能達到每月九十萬片晶圓,遠超全球 HBM 總產能的兩倍。

各類數據需求量驚人,儘管文字幾乎不占儲存空間,但圖片每張約一兆位元組,音頻每首約五兆位元組,而基礎影片則每分鐘需要五十兆位元組。

更為驚人的是裂變創作與多語言翻譯的需求,假如每個影片被翻譯成十種語言,數據量直接增至每分鐘五百兆位元組,且用戶對影片的個人化創作幾乎無限,數據體量呈現爆炸性增長。

隨著 Sora 2 的普及,OpenAI 毫無疑問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記憶體買家之一,從海量 DRAM/HBM 到 NAND,乃至 HDD 和 SSD,都將成為其採購重點,並可能與記憶體巨頭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

AI 儲存領先公司曝光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記憶體市場中,真正的核心玩家是掌握 DRAM/HBM、NAND 與 HDD 三大賽道的寡頭廠商。

他們不僅是價格的制定者,更是技術路線的掌舵者,決定了整個產業的發展方向。

1. DRAM/HBM 賽道:美光

隨著 AI 應用的興起,高附加值的高頻寬記憶體逐漸取代傳統通用記憶體,HBM 已成為 AI 晶片不可或缺的核心配套資源,直接影響算力效率。

其中,在高階記憶體領域,美光 (MU-US) 正從追趕者逐步轉向市場佔有率的兌現者。

美光已確認 2025 年的 HBM 產能全部售罄,並預計 2026 年的產能也將在數月內被鎖定,這種高訂單可見度賦予美光與客戶談判時更強的定價權。

數據中心業務已成為美光的利潤核心,占比提升至 56%,毛利率高達 51.5%。

雖然 SK 海力士仍保持領先,但美光在輝達供應鏈中的存在感不斷提升,並已著手推進下一代 HBM4 的商務談判,這代表其在高階記憶體領域將同步受益於需求爆發與話語權提升。

2. NAND Flash 賽道:美光與 SanDisk、慧榮科技

在 NAND Flash 市場,AI 數據需求的快速增長也正推動價格持續上揚。

根據最新預測,2025 年第四季度 NAND 合約價格將上漲 5% 道 10%,部分品類短期甚至跳升 15% 道 20%,全球三大 NAND 供應商產能接近滿載,且訂單已提前鎖定至 2026 年,現貨市場供應緊張。

其中,美光也在 NAND 賽道擁有雙主業結構性優勢,其 3D NAND 已邁向 300 層以上量產,單晶片容量更大、成本更低,滿足大模型推理和 AI 影片生成對高速大容量 SSD 的需求。

同時,SanDisk (SNDK-US) 從威騰電子 (WDC-US) 分拆上市,成為市場上少見的純 NAND 投資標的,投資者可直接押注 NAND 週期。

與此同時,慧榮科技 (SIMO-US) 作為全球最大獨立 SSD 控制器供應商,雖不直接生產 NAND,但在 SSD 系統中扮演關鍵角色,其 PCIe Gen5 控制器已量產並廣泛應用,為產業鏈提供相對穩定的投資選項。

3. HDD 賽道:威騰電子與希捷科技

在 HDD 傳統硬碟領域,市場則由威騰電子與希捷科技 (STX-US) 兩家公司高度集中,擁有強大的定價權。近年來,因利潤壓力,HDD 廠商主動減產,供應收緊進一步增強其提價能力。

對於亞馬遜 (AMZN-US) 、Google(GOOGL-US) 雲端與 Meta(META-US) 等大型數據中心運營商而言,HDD 仍是平衡成本與容量的選擇。

威騰電子除了保持 HDD 業務的現金流基礎外,還能透過旗下 NAND 業務分享快閃週期紅利,即便 SanDisk 分拆削弱了其 NAND 敞口,但威騰電子仍具備跨品類的平衡能力。

相較之下,希捷科技更專注於高容量 HDD 技術更新,聚焦冷儲存市場,以穩健現金流作為核心價值。

4. 企業級儲存:PureStorage

在企業級儲存系統領域,PureStorage(PSTG-US) 則提供了與傳統晶片製造不同的投資視角。

PureStorage 不生產 NAND,而是提供全快閃儲存陣列與軟體定義儲存解決方案,其增長邏輯依賴於 HDD 向 SSD 的替代趨勢,以及 AI 數據中心對高性能儲存的剛性需求。

PureStorage 的 FlashArray 與 FlashBlade 已在企業客戶及雲服務商中獲得大量訂單,使其能夠取得高毛利合約與穩定成長動力。

然而,由於高度依賴上游 NAND 供應,PureStorage 毛利結構仍受影響,因此更像是一支「結構性成長股」,而非價格制定者。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