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金銀狂飆只是開場!席捲全球的「貶值交易」在玩什麼把戲?

鉅亨網編輯林羿君


在金融市場短期的起伏不定之下,一場更為深遠的跨資產重新定價浪潮正在悄然展開。隨著各國預算赤字持續膨脹,投資者對主權債券及其計價貨幣的長期價值產生擔憂,一種被市場稱為「貶值交易」(debasement trade)的現象正受到越來越多基金經理人的關注。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金銀狂飆只是開場!席捲全球的「貶值交易」在玩什麼把戲?(圖:shutterstock)

信奉此論的投資者正大規模撤離傳統的無風險資產,轉而將資金投入貴金屬和加密貨幣等替代資產,以尋求規避政府不斷擴大的債務負擔和可能的貨幣貶值風險。


核心邏輯:印鈔機與政治壓力

「貶值交易」的核心推動力來自於對政府財政紀律鬆弛的擔憂,以及各國央行可能面臨的政治壓力。

隨著政府債務達到天文數字,市場猜測各國央行將被迫壓低利率,以減輕巨額債務利息負擔。這一過程,很可能透過持續的「印鈔」來實現,進而導致通膨加劇和法定貨幣的長期價值被侵蝕。

這本質上被視為是現代版的「劣幣」浪潮,即政府以更廉價的貨幣稀釋債務。

近期多個全球主要市場的動盪印證了投資者的擔憂:

日本和歐洲: 隨著日本政壇傳出偏向刺激的政策動向,日元和日本國債遭遇拋售;同時,法國的財政問題引發政治動盪,衝擊了歐元歐元區債券。

英國:英國即將公佈的預算案也令其國債市場心神不寧。

美國:儘管美元近期有所反彈,但美國政府不斷擴大的財政赤字(預計將接近 2 兆美元)及其對聯準會(Fed)獨立性的攻擊,已使人們對美國國債作為「世界主要無風險資產」的地位產生懷疑,導致長期收益率保持在高位。

金屬與數位資產的崛起

在「貶值交易」的另一端,貴金屬和加密貨幣等替代資產正大幅受益,被視為規避政府政策影響的「避風港」。

黃金年內漲幅已逾 50%,近期突破每盎司 4,000 美元的歷史高位;白銀也創下歷史新高。加密貨幣方面,儘管市場偶有恐慌性拋售,比特幣今年迄今仍上漲逾 20%,價格屢創新高。

貝萊德公司澳洲前固定收益部門負責人 Stephen Miller 指出,在他 40 年的市場經驗中,從未見過如此大規模的資金從貨幣和公債轉向替代資產,他認為這可能「還只是個開始」。

華爾街重量級人物也加入辯論

華爾街的重量級人物也加入了這場辯論。億萬富豪達里奧(Ray Dalio)和格里芬(Ken Griffin)曾提出「黃金可能比美元更安全」的觀點。加拿大退休金計畫投資委員會負責人認為,美國公債正面臨失去避風港地位的風險。

知名作家兼對沖基金顧問納西姆 · 塔勒布(Nassim Taleb)指出,不斷膨脹的美國赤字正在埋下難以避免的債務危機種子。

新加坡 Blue Edge Advisors 合夥人 Calvin Yeoh 表示,全球不僅面臨經濟放緩導致的貨幣實際價值縮水,更遭遇政府穩定性惡化的雙重困境。

Eurizon SLJ Capital Ltd. 的策略師甚至警告,如果各國央行開始拋售所有法定貨幣,黃金價格可能觸及 8,500 美元。

專家普遍認為,「貨幣貶值進程」將會加速,因為在債務上升和人口老化的背景下,政客更容易選擇通過寬鬆貨幣來應對,而不是實施嚴苛的緊縮政策或大力刺激經濟成長。

Andromeda Capital Management 的 Alberto Gallo 警告,政策制定者可能正在考慮貨幣改革,最終結果可能導致通膨根深蒂固、法定貨幣進一步貶值以及長期利率上升。

XTB Ltd. 研究主管 Kathleen Brooks 總結到,對於投資者而言,世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可能表明數位資產在當前環境下正成為更值得信賴的價值來源,我們認為這種情況短期內不會結束。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