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美中貿易戰助攻 巴西坐穩全球大豆霸主地位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經濟學人》近期文章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戰,導致美國農民與中國客戶之間出現裂痕,這使得巴西鞏固了其作為世界黃豆超級大國的地位。

報導稱,自今年 5 月以來,為報復川普政府加徵的關稅,美國黃豆最大的買家——中國,停止了採購。這場爭端讓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農戶叫苦不迭,促使川普政府規畫推出一項百億美元的農業救濟方案。
然而,在這場全球供應鏈風波中,巴西黃豆生產商卻成為最大的贏家。美國豆農與中國客戶之間產生的裂痕,使得巴西得以鞏固其全球黃豆超級大國的地位。
這並非巴西首次藉由川普引發的貿易衝突而獲利。早在川普第一任期對中國加徵關稅時,類似情景就已上演。當時,在龐大的中國黃豆市場中,巴西黃豆的占比從 2017 年的約 50%,急劇飆升至 2018 年的 75%。
第二波衝擊波治癒「投資宿醉」
此後黃豆價格雖一度下跌,但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又迅速回升,接近歷史高點。前期的投資熱潮曾導致一定程度的「後遺症」。而川普發起的第二次貿易戰,卻恰好成為了治癒此一後遺症的良方。中國對美國黃豆實施的禁令,將南美洲黃豆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原本可能因豐收而出現的黃豆過剩,如今成了庫存儲備。
根據預測,到了 2025 年,巴西黃豆出口量有望達到 1.1 億噸。巴西政府數據顯示,這個出口量足以完全抵消川普若對巴西牛肉、咖啡等商品加徵 50% 關稅所導致的出口損失。
巴西農戶的長期信心
然而,巴西的好運或許將在十月底迎來挑戰——屆時中美雙方將在南韓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 (APEC) 峰會期間進行會晤。川普已承諾,「黃豆將是會談的重要議題」。
即便中國解除禁令,美國黃豆出口企業可能仍需繳納高額關稅:目前美國黃豆的關稅稅率為 23%,而巴西黃豆僅為 3%。不過,隨著美國黃豆價格大幅下跌,其價格很快將具備與南美黃豆競爭的能力,即使疊加更高關稅。
面對此一潛在風險,巴西農戶似乎不為所動。大多數人選擇按兵不動,沒有透過預售更多秋季收穫的黃豆來對沖價格下跌風險,這顯示了他們對市場的信心。此外,巴西黃豆的種植週期也帶來了優勢:美國糧倉堆滿糧食 (尤其在玉米豐收後);而巴西目前正在種植的黃豆,要到明年一月才會收割,屆時美國當季黃豆庫存早已耗盡。
超越貿易戰的結構性優勢
從長遠來看,巴西黃豆產業的繁榮前景十分明朗。巴西植物油行業協會 (Abiove) 表示,川普引發的衝擊並非巴西黃豆崛起的唯一原因。巴西黃豆的蛋白質含量高於美國黃豆,且農業生產效率更高。其種植面積已達 4,900 萬公頃,遠超美國的 3,400 萬公頃。
與美國中西部不同,巴西內陸地區仍有廣闊的土地可供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此外,巴西生物燃料產業對黃豆油需求巨大,國內市場對黃豆的需求本身就十分旺盛。
目前,美國僅存的優勢在於其先進的港口與鐵路基礎設施。但巴西正在推進的基礎設施建設熱潮,最終可能會讓美國連這一優勢也不復存在。在經歷兩次「貿易戰衝擊」後,美國豆農與中國買家或許都會尋求降低彼此的依賴度,但要替代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對美國供應商來說,仍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