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供過於求終於來了!能源交易大亨:油價可能繼續走低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據《彭博》周二 (14 日) 報導,全球頂尖能源交易商 Gunvor 執行長 Torbjorn Tornqvist 警告,投資人長期預期的石油市場供應過剩終於浮現。國際能源總署 (IEA) 預測,2026 年將出現日均 400 萬桶的創紀錄過剩,油價恐進一步下探。

Tornqvist 周二在倫敦接受訪問時表示:「看來我們正進入一個有點不同的市場。我們以前聽過這種說法,也有人因此受傷。但這次在現階段,我認為供應過剩的說法更有實質內容。」
IEA 預測創紀錄過剩
國際能源總署 (IEA) 稍早表示,隨著 OPEC + 成員國與產油組織以外國家增產,全球 2026 年將出現日均 400 萬桶的創紀錄過剩。該機構指出,海上貨物開始累積,這是供應過剩的跡象。
Tornqvist 自己預估明年過剩量僅約為 IEA 預測的一半,但仍代表相當可觀的供應過量。
因此油價應會走低,儘管不太可能出現「超級正價差」(supercontango),也就是遠期價格遠高於現貨價格,讓囤貨變得有利可圖的情況。
Tornqvist 指出,目前市場面臨供需失衡問題,在沒有額外需求的時候,有大量石油湧入市場,而且除此之外,顯然還有貿易緊張局勢升溫。
美油跌破 60 美元
美國原油上周跌破每桶 60 美元,為 5 月以來首見。周二報價約為 58 美元。
部分全球頂尖石油公司通報第二季交易環境更加艱困,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創造了錯誤類型的波動。
Tornqvist 表示,中東緊張局勢緩解,導致地緣政治溢價縮小,油價走低。在這種低價環境下,Gunvor 對於提供預付款投資石油專案變得更加保守。
「石油交易市場本身已更加成熟,面對整體不確定性,我們必須更謹慎地管控風險,」他說。
關鍵在於沙烏地阿拉伯與中國
Tornqvist 提醒,供應過剩的預測前提是主要產油國真的會增產,但實際上未必如此。
「假設沙烏地阿拉伯增產至配額水準,其他一切順利,市場將出現日均數百萬桶過剩,」他說。「但如果中國加快購油建庫存,可能緩解部分供應過剩。」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