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股反彈掀「撿便宜潮」 分析師警告:不是每次回調都是買點 獲利了結市場來了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美股近期的波動再度引發投資人思考,「逢低買進」是否仍是靈驗的策略。儘管上週市場短暫回調,一部分投資者仍趁跌進場,推動美股在本週出現反彈。然而,分析師提醒,並非每一次下跌都代表買點,市場或將進入更具挑戰性的階段。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圖:REUTERS/TPG)

根據美銀證券(BofA Securities)資料,該行客戶在截至上週五的一週內,淨買入美股金額達 41 億美元,創下 2008 年以來第五高紀錄。這股資金流入主要來自機構投資者與散戶,前者錄得自 2022 年 11 月以來最大單週淨流入,後者則在連續四週拋售後重新回到市場。投資人對大型股特別青睞,終止了連續三週的資金外流趨勢。


受惠於資金回流,追蹤標普 500 指數的 SPDR S&P 500 ETF(代號 SPY)在本週一單日吸引近 28 億美元淨流入,扭轉上週的 18 億美元淨流出。市場在川普總統再度威脅對中國加徵關稅、導致週五股市急跌後迅速反彈。

FactSet 數據顯示,截至週三午後,道瓊指數本週上漲 1.7%,標普 500 指數上揚 1.6%,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則上漲 1.9%。推升行情的因素包括博通(Broadcom)(AVGO-US) 與 OpenAI 達成新合作協議,以及聯準會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 暗示將結束資產負債表縮減計畫。

儘管如此,上週的回調仍結束了華爾街自疫情前以來最長的一段平穩期。道瓊數據顯示,標普 500 在此前已連續 33 個交易日未出現單日 1% 以上的漲跌。Nationwide 首席市場策略師 Mark Hackett 表示,近期波動更像是「健康的重置」,市場只是喘口氣而非失去動能。他認為企業獲利表現穩健、消費信心仍具支撐,對經濟放緩的憂慮或許過早。

然而,市場的結構性波動仍存在。WEBs Investments 執行長 Ben Fulton 指出,投資人應預期接下來將是「獲利了結型市場」,即漲多後會有獲利回吐,可能導致短線震盪。他預測未來四至六週波動將加劇,但這或為年底反彈鋪路。他形容這是一個「緩慢而折磨人的上升市場」,投資人難以一蹴可幾。

恐慌指數(Cboe Volatility Index, VIX)週二盤中一度升至 22.76,創下自 5 月 23 日以來最高水準,顯示市場緊張情緒上升。該指數自 1990 年代以來平均值略低於 20,被視為區分平穩與波動市場的分界線。Fulton 指出,目前的震盪其實是市場「回歸正常波動」的跡象,並非恐慌性拋售。

截至週三午後,美股維持上行,道瓊上漲 0.1%,標普 500 漲 0.5%,那斯達克上揚 0.7%。市場仍在平衡獲利了結與進場機會之間,投資人對未來走勢保持謹慎但樂觀。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