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盤後〉市場分化嚴重 恒指微跌0.09% 科指挫1.18%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香港股市周四 (16 日) 走勢反覆偏軟,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下跌 0.09%,收報 25,888.51 點,恒生科技指數跌幅更深,收低 1.18%,報 6003 點,全日大市成交額達到 2754.31 億港元。

盤面上,市場分化明顯。生物技術股表現亮眼,出現大漲,例如藥捷安康漲幅超過 46%。內銀股、煤炭股以及港口運輸股也上漲。其中,煤炭板塊的走強得到國信證券研報支撐,該研報看好煤價在 2025 年下半年反彈,並預計第四季度具備向上彈性。教育板塊同樣表現突出,新東方漲超 8%,思考樂教育大漲逾 26%,此前該公司公佈將發行新股以提升教學品質和潛在的人工智能項目。
然而,科技及新興產業則承壓。科網股普遍下跌,其中小米集團跌超 3%,百度、騰訊、美團均跌超 1%。新能源車企股走弱,蔚來汽車跌幅近 9%。蔚來下跌的主因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在美國提起訴訟,指控其涉嫌證券欺詐,透過過早確認電池銷售額來誇大收入和利潤。此外,稀土概念、機器人概念股以及電池概念等也跌幅居前。
新股方面,雲迹上市首日收漲 26.05%,因公眾超額認購高達約 5657.20 倍。
展望後市,華夏基金認為,整體來看成長股相對於價值股的賠率已經不足,建議短期內在成長股內部進行高切低操作,或將風格均衡至有色、反內卷的光伏等方向。
市場基本面方面,中國央行 9 月份金融數據顯示經濟延續弱復甦格局,實體經濟動能改善仍有難度。不過,中泰證券預計醫藥板塊在 2025 年第三季度業績有望逐漸回穩,建議關注部分業績確定性高、估值合理的優質標的。
地緣政治方面,雖然美國批評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但中美兩國官員仍在努力安排領導人會面。中國官媒則指出美國高估了自身籌碼效力,低估了中國的反制能力。
- 2025降息周期,誰能決定美股走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