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財長籲IMF、世銀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據《路透》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五 (17 日) 明確要求國際貨幣基金 (IMF) 與世界銀行 (World Bank) 對中國以國家為導向的經濟政策採取更強硬的態度,他正推動這兩家全球主要貸款機構回歸核心使命。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美財長貝森特籲IMF、世銀對中國經濟做法採取更強硬立場(圖:Reuters/TPG)

在提交 IMF 指導委員會的聲明中,貝森特表示,這個危機貸款機構應強化對各國經濟的監督活動,並確保「客觀與公正」。他同時指出,世界銀行應終止對中國的支持,並將資源轉向更需要協助的國家。


貝森特在聲明中寫道,「IMF 不應逃避艱難的問題,應更清楚地揭示內部與外部失衡現象,加深對如中國這類大型經濟體的產業政策如何導致這些失衡的理解,說明其可能造成的負面外溢效應,並提出適當的矯正建議。」

包括川普政府在內的歷屆美國政府,皆批評中國以國家主導的經濟模式與出口導向成長模式造成全球製造產能過剩,導致廉價商品湧入國際市場,加劇貿易失衡。中國則主張,其在電動車等領域的成功來自創新,而非政府補貼。

這位掌管美國在 IMF 與世界銀行最大持股的財長,於 4 月就曾呼籲兩機構應更加嚴格地檢視中國,如今的聲明更為具體。他指示 IMF 在即將展開的監督政策全面檢討 (上次更新於 2021 年) 中,納入對中國等國經濟失衡的更嚴密監督。

IMF 總裁喬治艾娃 (Kristalina Georgieva) 在會後告訴媒體,IMF 正努力加強監督,「更深入探討全球失衡問題」,並檢討貸款計畫的條件。「我帶著鼓舞的心情走出會議室,同時也得到了一份很長的待辦清單。」

IMF 不應淪為「債務提款機」

貝森特也暗批中國,指責 IMF 在協調重債國的債務重組談判中,對「拒絕讓步的債權國」太過寬容。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雙邊債權國,過去在查德、尚比亞與斯里蘭卡等國的債務重組中,曾堅持要求多邊開發銀行也要共同承擔損失,導致談判延宕。他未直接點名中國,但表示這些情況使債務國的流動性與經濟壓力惡化。

貝森特表示,「當 IMF 成員國中的某些債權國行為反而加劇流動性壓力時,IMF 計畫將無法發揮效用。IMF 的資金不應被視為替債權國償還壞帳的『提款機』。」

IMF 戰略主管 Ceyla Pazarbasioglu 周三表示,儘管美中在貿易上存在分歧,兩國仍透過「全球主權債務圓桌會議」(Global Sovereign Debt Roundtable) 合作處理開發中國家的債務問題。

喬治艾娃表示,她同意必須加快債務協調,並稱 IMF 將運用其「良好協調角色」促進債權國與債務國之間的協調。

貝森特指出,世界銀行應強化「畢業政策」,協助各國逐步脫離依賴,達到自立發展。「這必須包括結束對中國的支持,並將人力與行政資源轉移至發展需求更迫切的國家。」

貝森特同時批評中國在世銀的項目採購中進行「反競爭行為」,呼籲世銀「限制國有企業的不公平投標做法」,並禁止「未以商業方式運作」的企業參與。

與川普政府反對綠能補貼的立場一致,貝森特也要求世銀撤銷 2023 年承諾——即將 45% 的年度融資用於氣候相關計畫,並改採「全面能源」策略,重新納入天然氣、石油與煤炭項目的資金支持。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