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美股同步牛市為何不再互斥? 專家: 過量資金正毀掉合理邏輯 早晚會反噬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全球金融市場正上演罕見且反常的一幕,金價漲得像 1979 年那樣狂熱,美股則複製 1999 年網路泡沫時期的繁榮,兩個本應「風險對立」的資產類別,如今竟同步狂奔。多數分析師最初以「對沖政策不確定性」解釋,但無法回答為何不選成本較低的股票賣權,以及歷史上相關性為零的兩類資產為何突然「綁定」的尖銳質問。

洛克斐勒國際董事長 Ruchir Sharma 指出,核心驅動力是海量流動性。疫情期間及之後,全球政府與央行砸出的數兆美元刺激資金仍在市場流轉。美國人持有的貨幣市場共同基金規模已膨脹至 7.5 兆美元,較長期趨勢高出 1.5 兆以上。儘管聯準會 (Fed) 聲稱「溫和緊縮」,但名目利率仍低於名目 GDP 增速,金融環境實際寬鬆,而美國維持著發達經濟體最高赤字水平。根據 Kalecki-Levy 方程式,這轉化為私營部門的巨額盈餘,進一步推高流動性水位。
更關鍵的是,流動性改寫了市場風險偏好。美國政府與 Fed「聯合護市」的過往,讓投資者形成「風險有人撐腰」的預期,風險溢價被壓到極低,對資產上漲的貪婪蓋過了對下行的恐懼,加上超級金融化浪潮,零佣金交易應用程式跟零成本投資工具普及,一般人也能輕鬆湧入市場,流動性滲透到每個資產角落。
海量流動性的結果,是黃金與股市的歷史邏輯徹底斷裂。1970 年代黃金上漲時股市停滯,1990 年代股市熱時金價下跌,如今兩者卻同步攀升。長期看好黃金的 Sharma 如今卻警告說:「過量資金正在『反噬』合理邏輯,今年黃金 ETF 佔黃金需求的比例暴增 9 倍,接近 20%,第三季 ETF 資金流入量創歷史同期最高,買入主力已從央行轉向散戶化的 ETF。
Sharma 還指出,更危險的訊號藏在其他資產裡:白銀、白金等非典型避險大宗商品同步暴漲,槓桿 ETF、未獲利科技股、低資質企業債等高風險資產也正在瘋漲,顯示市場根本不是在「避險」,而是在流動性氾濫下瘋狂投資,債市訊號則更直白,長期通膨預期仍低於 2.5%,投資人並不真的擔心 1970 年代式通膨恐慌。
目前,Fed 對資產價格通膨視而不見,但如果傳統消費物價通膨突然加速,迫使政策收緊,這場「流動性狂歡」可能瞬間反轉。屆時,把黃金當作「避險盾牌」的投資人會發現,黃金會跟 AI 概念股一起下跌。
當潮水退去,所有被流動性推高的資產,都可能露出「裸泳」的本質。
- 股神領路.日本啟航!跟上日本商社投資熱潮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