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財報〉特斯拉Q3獲利遜預期 盤後跌逾3%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特斯拉 (Tesla)(TSLA-US) 周三 (22 日) 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三季財報,營收成長 12%,終結連續兩季下滑,但獲利未達市場預期,導致股票在盤後交易走低。截至發稿,跌約 3%。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特斯拉Q3獲利遜預期(圖:Shutterstock)

總營收自去年同期的 251.8 億美元增加至 281 億美元。汽車業務營收年增 6%,達到 212 億美元。


然而,淨利下滑 37%,至 13.7 億美元,或每股 39 美分,低於去年同期的 21.7 億美元,或每股 62 美分。獲利下降的主因包括電動車售價降低,以及營業費用增加 50%,其中部分支出與人工智慧 (AI) 及其他研發項目有關。

Q3 財報關鍵數據 v.s. LSEG 預估
  • 營收:281 億美元 v.s. 263.7 億美元
  • 調整後 EPS:50 美分 v.s. 54 美分

第三季結束時,剛好碰上美國總統川普簽署預算案後,聯邦電動車稅收抵免正式到期,使得消費者搶在政策結束前購車,使銷售提前反映至該季。

在 7 月的上季財報會議上,執行長馬斯克與財務長 Vaibhav Taneja 就已提醒股東,高關稅成本與稅收優惠終止可能影響業績。

第三季汽車監管信用額度 (碳權) 收入年減 44%,從 7.39 億美元降至 4.17 億美元。

儘管整體營收恢復成長,特斯拉在歐洲的銷售仍持續疲軟,部分原因是消費者對馬斯克政治言論及行為的反感,以及福斯 (Volkswagen) 與比亞迪 (BYD) 等同業的競爭。

特斯拉股價今年初大跌,之後雖反彈,今年以來仍僅上漲約 9%,表現落後主要指數及多數大型科技股。

股價在周三財報電話會議期間下跌,因公司高層幾乎未提供股東具體指引,馬斯克反而重申他對未來的宏大願景。投資人特別關注的是公司全自動駕駛 (FSD) 系統的進展依然緩慢。財務長 Taneja 表示,付費使用 FSD Supervised(部分自駕系統) 的客戶,僅占特斯拉現有車隊的 12%。

特斯拉在股東信中並未提供具體銷量預測,只表示仍計畫於 2026 年開始量產無人計程車 Cybercab、重型電動卡車 Semi 以及新一代電池儲能系統 Megapack 3。

公司同時指出,已在建構人形機器人 Optimus 的「首代生產線」。馬斯克在財報會議上表示,公司預期在第一季展示 Optimus V3。

特斯拉於 2017 年 11 月首度發表電動 Semi 卡車,雖已交付部分給早期客戶,但生產線仍在建設中。

特斯拉未再像以往那樣承諾特定交車量,而是表示,「全球貿易與財政政策轉變,對汽車與能源供應鏈、我們的成本結構及耐用品需求的影響難以衡量。」

此外,特斯拉表示已擴大德州奧斯汀的自駕計程車 Robotaxi 服務區域與車隊,現階段仍有安全駕駛員隨行,並在加州灣區啟動了叫車服務。公司指出,這些服務有助於蒐集數據,讓未來能迅速拓展至其他城市,採用所謂的「通用模式」(universal model)。

本月稍早,特斯拉公布第三季交車量為 497,099 輛,創歷史新高,總產量為 447,450 輛。但 2025 年前三季累計交車量約為 120 萬輛,較 2024 年同期下滑約 6%。

特斯拉也在 10 月初推出更平價版本的 Model Y 與 Model 3,公司指出,這些新車款讓產品在美國電動車稅收抵免到期後「更能讓消費者負擔」。

特斯拉第三季最大成長動能來自能源發電與儲能事業,營收年增 44%,達到 34.2 億美元。該業務包括大型備用電池及太陽能光電系統,可為資料中心等設施供電。

馬斯克於 2023 年創立的 AI 新創 xAI,是特斯拉能源產品的重要客戶。據公司 2024 年年報,xAI 當年支出約 1.983 億美元,截至 2025 年 2 月又增加約 3,690 萬美元,主要用於購買特斯拉的 Megapack 產品


文章標籤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