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中國GDP十強城市 長三角表現突出 杭州增量受矚目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 年前三季的中國地區經濟數據已陸續公布。全國 GDP 總量達到 1015036 億元人民幣,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5.2%。西藏自治區於 10 月 31 日發布數據,全區生產總值實現 2070.06 億元,同比增長 7.1%。

從經濟總量觀察,廣東和江蘇繼續保持領先,兩省 GDP 均突破 10 兆元人民幣,分別為 105176.98 億元和 102811.0 億元。山東省緊隨其後。排名前十的省份,GDP 總量均超過 4 兆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這顯示出地區經濟總量穩步增長的趨勢,經濟大省的支撐作用明顯。

在經濟增速方面,西藏以 7.1% 的增速領跑全國。甘肅省以 6.1% 的增速位列第二,湖北省則以 6% 的增速排在第三。劉向東認為,增速方面顯示出中西部省份在積極追趕,透過區域協調發展策略,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不斷增強內生動力。吉林省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張依群也指出,中西部省份增速加快,有利於促進中國經濟的均衡增長。
長三角表現穩定 杭州增量受矚目
長三角區域經濟在「三季報」中表現突出。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三省一市的 GDP 同比增速分別達到 5.4%、5.7%、5.4%、5.5%,均高於全國增速。該區域 GDP 合計約 25.18 兆元,佔全國經濟總量約 24.81%。
劉向東分析,長三角主要得益於強勁的內生動力支撐,特別是高技術製造業保持較高速增長。例如,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製造業產值同比增長 8.5%。
在城市層面,前三季 GDP 十強城市的數據顯示,杭州的增量引人關注。杭州前三季增量達 1685.22 億元,僅次於北京、上海、深圳,其名義增速在十強城市中位列第一。這一增量是消費、出口、工業、服務業共同發力的結果,尤其是工業補短板的成效顯著。杭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大幅增長,反映了工業正在逐步進入收穫期。
廣州經濟築底 新興產業貢獻提升
廣州經濟則呈現築底反彈的跡象。儘管廣州實際增速在十強城市中仍較低,但前三季的 GDP 增量達到 1115.7 億元,高於去年全年增量(308.94 億元)。
廣州支柱產業中的汽車製造業降幅縮小至 2.6%,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 20.6%。此外,廣州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發展壯大,顯示器件製造業增加值增長 19.4%,集成電路製造業增加值增長 37.4%。全市「3+5」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對 GDP 增長的貢獻率達到 35.2%。在外貿方面,廣州海關數據顯示,前三季出口增長 21.2%,增速在外貿十強城市中位居第一。廣州經濟的復甦動力主要來自製造業的發力及對新興產業的佈局。
展望第四季,專家建議各省份應持續擴大有效投資,提振民間投資,並加力提振消費。此外,還需要積極發揮科技創新能力,發展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以培育新質生產力。
- 11/19 帶你看見日本商社投資新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