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驚魂記畫句點?中方考慮放行安世半導體晶片出口 歐洲車廠股價齊揚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CNBC》周一 (3 日) 報導,中國日前表示,將考慮對受荷蘭政府接管事件影響的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晶片出口給予部分豁免,緩解市場對車用半導體供應短缺的憂慮,帶動歐洲汽車股周一 (3 日) 盤中全面走高。

荷蘭政府 9 月基於安全疑慮,出手接管由中國聞泰科技 (Wingtech) 持有的車用晶片廠恩智浦 (NXPI-US) 前子公司安世半導體,隨後中方祭出反制,阻止其半導體產品自中國出口,引發汽車業者對生產受阻的強烈警告。周末中方釋出將「考慮部分例外」出口的訊號後,市場緊繃情緒顯著緩和。
法國雷諾 (Renault)、德國賓士集團(Mercedes-Benz Group) 與義大利 Jeep 母公司 Stellantis(STLA-US)周一早盤股價均勁揚約 3%。汽車零組件供應商法雷奧 (Valeo) 與 Aumovio 約在倫敦時間 11:30 分別上漲 3% 與 1.6%。德國福斯汽車 (Volkswagen)、保時捷(Porsche) 與寶馬 (BMW) 也同步上漲逾 1.3%。
巴克萊銀行 (BCS-US) 分析指出,過去一周發展對汽車產業而言是「相當正面」,避免先前市場所擔憂的重大供應中斷。該行資深汽車分析師 Dan Levy 在最新報告中表示:「雖然安世半導體問題仍有賴荷中政府協商釐清後續方向,但短期生產風險已獲紓解。但仍需等待更多細節。」
安世半導體專注於大批量生產車用與消費性電子晶片。荷蘭政府接管決定被認為罕見,美方先前曾透過情報管道向荷蘭施壓,憂心相關技術在緊急情況下恐被中方控制。
中國隨後封鎖該公司成品出口,衝擊歐洲車廠供應鏈。分析認為,德國汽車產業尤為敏感,因當地車廠長期依賴本土一級供應商 (Tier 1) 與區域生產基地,而安世半導體雖多數製造能量已外移中國,但仍為歐系供應網關鍵一環。
上周,日本本田 (Honda Motor) 已成為首家受影響而縮減生產的車廠。若供應受阻持續,業界原先擔憂恐再現疫情期間爆發的「車用晶片荒」,再度打亂產能布局。
目前荷中雙方仍在談判。市場預期,若順利化解爭端,有望避免 2021-2022 年間深刻衝擊全球車市的供應瓶頸重演。
- 從總經到ETF一次掌握市場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