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制裁發威!俄油出口量創今年最大跌幅 海上囤油激增8%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據《彭博》周二 (4 日) 報導,美國最新制裁導致主要買家退避,俄羅斯海運原油出口量急劇下滑,創今年 1 月以來最大跌幅。更嚴重的是,原油卸貨量跌幅更甚於裝載量,導致海上漂浮原油量激增。

根據彭博編製的船舶追蹤數據,俄羅斯各港口石油出口量在截至 11 月 2 日的四周內日均 358 萬桶,較前一期(截至 10 月 26 日)減少約 19 萬桶。這項均值比波動較大的週度數據更能反映潛在趨勢。
出口量下滑重創俄羅斯石油出口收入,降至 8 月以來最低。這是在美國禁止與俄羅斯兩大出口商 Rosneft 與 Lukoil 交易後的結果。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的煉油廠正暫停採購受制裁的俄油,至少暫時尋求替代供應。
俄羅斯出口商持續將原油裝載上油輪,但煉油廠不願將這些貨物接收入儲油槽。這導致漂浮在海上的俄羅斯原油量飆升至超過 3.8 億桶,自 9 月初以來增加 2,700 萬桶,漲幅達 8%。
印度、中國和土耳其合計買走俄羅斯海運原油出口的 95% 以上,因此俄羅斯幾乎不可能彌補這些國家採購大幅減少造成的損失。
儘管買家退避,俄羅斯可能仍會持續裝載貨物以維持產能,即使這些原油只能暫時囤積在海上油輪。因此,海上囤油量將成為衡量制裁成效的關鍵指標。
禁令現已擴及俄羅斯四大原油出口商,歐洲大型油企執行長警告,這將衝擊全球石油供應,可能縮小明年的過剩規模。
不過,部分業者認為這波干擾只是暫時的。
Gunvor Group 執行長 Torbjörn Törnqvist 周二受訪時表示:「長遠來看,你會看到越來越多被干擾的俄羅斯石油,無論如何都會找到進入市場的方法。總是有辦法的。」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 11/19跟著阿格力掌握日本商社投資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