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股升評 外資火力全開 一山還有一山高,還是即將見頂?
先探投資週刊

外資調升AI供應鏈個股的動作百花齊放,不管個股業績成長是正在進行式、還是未來式,外資券商投研雷達全面點兵,都讓AI股投資熱度不易降溫。
【文/林麗雪】
大資本投資的AI基礎建設,只有資金雄厚及技術到位的大廠才有實力參與,而外資在全球產業鏈研究資源向來豐沛,相較許多本土研究機構得天獨厚,在AI產業的分析更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加上外資擁有撼動市場的龐大投資部位,近期全球AI股股價奔馳,外資券商大動作調升目標價,是幕後主要功臣,這波由外資發動推波助瀾的力道,只要未停歇,全球AI股後市就欲小不易,跟著外資報告交易AI股,不能僅僅只是看目標價而已,其背後的產業邏輯更值得細細探究。
今年以來,外資券商針對AI股喊水會結凍,從第三季的PCB族群,領頭羊大廠台光電短短五個月大漲一倍有餘,並衝上一三九○元的高價,緊接著台達電在七月份開始起漲,短短四個月大漲一.五倍,並衝高至一○八五元,兩檔個股一路飛升,都拜外資的目標價調高之賜,至今外資券商對台達電的看好度仍高漲,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更將其目標價再度調升至一二八八元。
鴻海四百元具劃時代意義
大型股要在短時間內獲得外資連續性的目標價調升通常不易,但AI帶動大型股出現結構性的營運轉變,也不得不讓外資在AI股都已經處於不算便宜的狀態下,依然能夠瘋狂調升目標價。
十月中旬外資的目標價調升潮,從重量級的AI伺服器組裝廠鴻海率先發動,在AI伺服器業務高速成長下,同樣是重量級外資券商高盛證券,將台股市值排名第二大的鴻海股價目標價大舉調升至四○○元,不僅對台股後市具劃時代的意義,對整個IT供應鏈也是非同凡響。
高盛考量,鴻海在AI伺服器的帶動下,正進入一段快速的獲利成長期,更重要的核心思維是,該機構認為鴻海已不只是單純的組裝廠,而是透過全球化生產布局,能長期穩定取得訂單,相信龐大的AI伺服器業務,將同時改善鴻海的營益率及淨利率,並讓鴻海逐步和已進入成熟市場的3C市場脫鉤,轉向獲利成長動能更強的資料中心市場,產品營運結構的大幅轉變,有利於驅動市場重新評價鴻海。
尤其在AI伺服器大量出貨的貢獻下,高盛預估,未來幾年鴻海EPS的成長曲線將脫離過往的持平節奏,今年預估鴻海EPS可達十二.○九元,明年將大舉躍升至十九.○六元,後年則可望賺逾二個股本,鴻海大象跟著跳舞,也拉動台灣整個IT產業鏈。
ODM被調升 供應鏈跟漲
鴻海之外,ASIC 伺服器ODM大廠緯穎也獲高盛證券將其目標價一口氣調升至六○○○元,較調升當日的股價,潛在上漲空間高達五成,此報告一出,緯穎股價一口氣衝破四○○○元大關之上,半個月過去股價持續堅挺,另包括麥格理證券及大和國泰證券也分別調升緯穎目標價至五七○○元及五一二○元,市場一致共識緯穎股價有站上五千的實力。(全文未完)
來源:《先探投資週刊》2377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先探投資週刊》
- 吳嘉隆×盧燕俐帶你洞悉AI投資風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