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解析美國政府停擺背後核心!為何美國兩黨如此在意醫療保險支出?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隨著美國政府停擺刷新史上最長紀錄,參議院近日終於通過一項初步法案,為化解僵局帶來一線曙光。然而,導致這場危機的根本癥結,即 2026 年聯邦政府預算討論仍未達成共識,而談判的核心依舊是棘手的醫療保險(Medicare)和醫療補助(Medicaid)支出問題。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解析美國政府停擺背後核心!為何美國兩黨如此在意醫療保險支出?(圖:Shutterstock)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事實上,美國兩黨對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支出高度關注,原因在於這部分支出加上社會保險與國債利息,占據了美國政府超過半數的預算,不僅影響聯邦財政,也直接牽動不同選民群體的利益分配。


美國政府單醫療保險支出規模就達到約 2.4 兆美元,其中,醫療保險佔 1.7 兆美元、Medicaid 佔 7000 億美元,加上社會保險支出 1.5 兆美元,平均到全美 3.4 億人口,每人負擔超過 7000 美元。如此龐大的支出,使醫療保險成為兩黨最關心的議題。

事實上,如果剔除醫療保險支出,聯邦赤字將大幅下降。這也是川普在《大而美法案》中主張削減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支出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公營醫療保險制度主要包括兩類: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

醫療保險針對 65 歲以上老人及殘疾人,補充退休後無雇主提供醫療保險的缺口,分為住院與門診保險,由民眾按月繳納保費。

醫療補助則針對低收入者,由聯邦政府直接支付醫療費用,更像是社會醫療援助。

雖然兩種制度補足了雇主醫保不足,但同時存在逆向選擇問題。部分高齡健康美國人選擇海外生活並購買當地醫療保險,減少了美國投保人數,使留在國內的投保者年齡偏大、健康狀況下降。

另一方面,低收入者因積勞成疾導致醫療支出急增,而收入較高者能利用自由時間進行預防性治療,使公家支付保費成本不均衡。

十五年前,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就推出《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PPACA)以解決逆向選擇問題:要求保險公司不得拒保已有疾病者,並規定全民必須投保,以確保健康人也加入保險池,減少費用轉嫁給政府的醫療補助。

然而,川普政府取消全民必保條款,將不投保罰金降為零,廢除這項義務。對部分共和黨選民而言,這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使醫療保險和政府財政問題成為兩黨再度爭議的焦點。

單從醫療補助支出來看,藍州整體支出普遍高於紅州。

人口最多的兩紅州(德州、佛州)與兩藍州(加州、紐約)對全國數據影響明顯:健康且富裕的老人多避寒遷居南方,而經濟較困難、行動不便者仍留在原居地。剔除這四州後,其餘州的人均支出差異不大。

此外,新冠疫情改變了美國就業結構,許多原本擁有商業醫療保險的全職工作者失去工作與保障,零工與獨立承包商職位普遍不附帶醫保,迫使更多勞動者依賴醫療補助,導致支出從 2019 年的 6151 億美元增至 2023 年的 8717 億美元,年增速約 9%。

同時,人口老齡化使醫療保險支出從 8045 億美元增至 10298 億美元,商業醫保支出亦從 1.15 兆美元增至 1.46 兆美元,年增速約 6%,徹底重塑美國醫保生態。

為應對高額藥品成本,川普推出藥品集中採購機制,並設立網站宣傳,主張以「最惠國價格」採購藥品。

近期,《大而美法案》更是削減 12% 醫療補助預算,並要求申請者每月工作至少 80 小時,引發民主黨與部分共和黨議員的反對,使法案推進更加複雜。

總結來看,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支出不僅影響美國政府財政,也牽動各州選民利益,因此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成為兩黨討論的核心議題。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