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川普對財政支出的濫用已經失控!紐約時報:他本來就不該擁有這項權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憲法將徵稅與支出權交給國會,而非總統,旨在避免行政首長掌握過大權力。然而,美國總統川普在任內多次無視國會立法,試圖將這項權力攫為己有,令人擔憂。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川普對財政支出的濫用已經失控!紐約時報:他本來就不該擁有這項權力。(圖:Shutterstock)

根據聯邦政府問責局(GAO)認定,川普已經至少六次違反法律,而這還未包括政府關門期間的違法行為。


《紐時》稱,這些行動並非零散事件,而是川普整體策略的一部分,由川普的預算局局長沃特(Russell Vought)主導設計。

值得注意的是,沃特同時也是傳統基金會「2025 計畫」的起草者之一,該文件描繪了川普第二任期可能的政策藍圖。

這些措施契合川普更廣泛的政治方向,即逐步削弱美國的民主傳統,將決策權高度集中在總統本人手中。

令人擔憂的是,在他推行這套策略的過程中,多數共和黨國會議員選擇旁觀,未採取有效制衡行動。

報導將川普的濫用財政權行為分為三類:

  1. 支出國會已撥款項目:川普利用「口袋撤銷」手段,拒絕發放對外援助,扣留電動車、圖書館、博物館、學前班、科研及應急資金。
  2. 動用未經國會批准的資金:在政府關門期間,他自行支付軍隊官兵與部分聯邦雇員薪酬,甚至使用私人資金,並曾以「緊急狀態」名義將軍費挪作邊境執法用途。
  3. 實質推翻國會支出決策:雖未直接增加或減少聯邦資金,但透過裁員、削弱部門功能,使教育部、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等無法完成國會指派任務。

在部分案件中,法院曾試圖遏止川普的行動,但隨著案件在司法程序中不斷上訴,他的政策仍然持續生效。

而在其他許多情況下,最高法院則選擇支持其做法,例如允許他削減對外援助,理由是總統在外交事務上享有廣泛權力。

《紐時》警告,不論哪種情況,結果都是總統權力進一步擴張,而國會的權威則被削弱。

此外,共和黨國會多數對川普的濫權行為保持沉默,未利用行政與司法任命或新立法來維護國會財政權,使川普行為成本低,且可能成為未來民主黨總統效仿的先例。

報導強調,如果國會不採取行動,司法機構必須介入。下級法院已對部分川普行為裁定違法,並使用了「任意」、「反覆無常」及「虛偽」等描述。

而大法官 Anthony Kennedy 的判例提醒:「當一個或多個權力部門逾越分立界限,自由將置於險境。」

《紐時》強調,目前的最高法院面對川普對國會的「碾壓式」行為,寬容過度,仍有機會透過正在審理的關稅案恢復憲政秩序。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