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兆美元AI資本支出缺口誰買單?摩根士丹利直指隱形金主是「它」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MS-US) 出具最新研報指出,全球資料中心建設正面臨上兆美元融資缺口,而美國人壽保險公司憑藉龐大的退休金投資需求,正成為 AI 投資狂潮的關鍵「輸血者」。

大摩分析師預計,到 2028 年,全球資料中心資本支出將達約 3 兆美元,但其中僅半數能透過預期現金流量覆蓋,剩餘 1.5 兆美元需依賴外部融資。科技巨頭已率先行動,甲骨文、Meta、Alphabet 等近期密集湧入高等級債市發債融資。
大摩預測,未來一年高等級債市可望吸金 3000 億美元與 AI 資料中心相關的發行需求。
這場融資熱潮的「接盤者」指向美國人壽保險公司。過去兩、三年,這類機構已成為信用市場最大的邊際買家,直接推動投資等級企業債券利差收窄至 1990 年代以來最緊,背後原因跟美國人口結構深度綁定,今年是美國 65 歲以上人口數的高點,今年前三季年金銷售已達創紀錄的 3450 億美元,而保險公司需為激增的退休金尋找長期、高收益投資標的,以應對未來兌付壓力,因生科與醫療進步延長壽命,更迫使保險業者轉向長久期資產配置。
供需兩端的高度契合,為 AI 相關債券發行創造了理想土壤。根據瑞士再保研究所的報告,退休收入需求成長正推動保險公司負債結構向更長期限傾斜,而 AI 資料中心建設恰好需要大規模、長週期資金。
儘管 AI 存在終端需求不確定性、晶片壽命、電力成本等爭議,但保險公司已展現出對「高風險高收益」資產的更高容忍度。
根據芝加哥聯準銀行研究,保險公司近年持續增加對「收益率更高但更複雜的私募配售」的投資,大摩則認為公開高等級債市正「越來越適應吸收資料中心成長的非常規融資工具」。
這項變化正在重塑信用市場規則。過去,企業債市場偏好評級最高、結構簡單、10 年內到期的債券。如今,為匹配 AI 項目特性,更複雜、期限更長的工具被逐步接納。
Beach Point 資管公司結構性信用主管 Ben Hunsaker 說:「若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今天在 AI 領域勝出,未來將賺取數兆美元,多付一點利息何妨?」
對一般投資人而言,市場悄悄生變。過去因追求低風險而轉向企業債的群體,恐須更謹慎評估所投標的。
昔日「高度直接」的市場,如今正湧入更多與 AI 基建綁定的複雜產品。這場由人口老化與科技革命共同驅動的融資潮,不僅為 AI 資料中心建設提供「彈藥」,更在改寫全球固定收益市場的遊戲規則。
- 全球需求崛起,掌握原物料投資未來藍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那斯達克遭遇「GPT時刻」後的第四次大拋售!這次有何不同?
- 股市「賣出訊號」浮現!美銀:機構現金創13年低、風險偏好升高
- 波克夏買Alphabet非巴菲特決策?彭博:新執行長阿貝爾更敢冒風險押注AI
- AI讓電力市場買家、賣家界線變模糊!Meta欲進軍電力交易以加速電廠開發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