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萬跌到「信念崩塌」!比特幣市值暴跌6000億美元 華爾街三大引擎為何突然熄火?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曾被華爾街資本、政治背書與機構資金三大引擎同時點火的比特幣 (BTC) ,近期意外「熄火」,自上月突破 12.6 萬美元歷史新高後大幅跳水,一度回吐今年全部漲幅,直至周一 (17 日) 亞洲早盤才暫趨穩定。數據顯示,比特幣總市值已從上月高點暴跌約 6000 億美元。

儘管華爾街已深度入場,ETF 將加密貨幣納入主流投資組合,川普政府也全面擁抱加密貨幣生態,市場卻突然退縮,速度快、力度大且缺乏明確誘因。
雖然波動本是加密貨幣市場常態,但這次不同,市場對比特幣信念消散之快、解釋之匱乏,令交易大廳與社群媒體焦慮蔓延。交易員們反覆查看舊的圖表,重新拾起熟悉的理論,急切地尋找買家。
由於沒有關於比特幣行為模式的傳統華爾街範本,沒有穩定的相關性,沒有經過驗證的風險框架,一些人便回歸到他們最熟悉的模式:四年減半週期。
所謂「減半」是指比特幣大約每四年調整一次供應增速,歷史上常引發投機潮後崩盤,且礦工拋售行為會滯後加劇跌勢,而最近一次減半事件發生在去年 4 月,然後價格在上月見頂,看似符合舊節奏。
但隨著資金雄厚買家重塑市場,上述模式適用性存疑。Bitwise 資管投資長 Matthew Hougan 指出,零售市場情緒低迷,投資人憂「四年周期」重演,提前拋售規避 50% 回調風險。下跌亦折射「宿醉效應」與市場疲憊,因散戶高價追漲加密貨幣的概念股受損,今年 10 月初貿易緊張升級與高槓桿,觸發強制平倉。
更關鍵的是,即便 ETF 年中吸金數百億美元、川普政策釋放利好,資金流入仍停滯,且長期持有者套現離場,以比特幣為核心的上市公司股價逼近其持幣價值,信念溢價消失殆盡。
加密貨幣數據公司 Nansen 指出,比特幣正從「機械供應驅動」轉向「宏觀資產」,對流動性、政策及美元動態更敏感,但市場交易仍憑感覺,風險偏好逆轉,山寨幣暴跌,川普利好難擋宏觀拖累,更難敵 AI、穩定幣等新投機寵兒分流資金。
儘管市場基礎架構未垮,川普勝選後比特幣仍有漲幅,但對期待年底衝 20 萬美元的投資人而言,近期挫敗令人失望。
若比特幣在政策支援、主流採用與基礎建設完善下仍難以突破,BI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指出,交易員對「歷史重演」的緊張情緒恐反倒讓四年周期應驗,但也有觀點指出,2017、2021 年牛市核心是全球流動性,而隨著美國政府停擺結束,流動性回歸有望扭轉頹勢。
- 鉅亨帶你入幣圈,11月新手課招生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摩根大通預測比特幣已觸底 2026年將挑戰黃金28.3兆美元市值
- 堅守陣地吧!華爾街喊話:科技股急殺只是雜音 多頭未變
- 比特幣抹掉年初逾30%漲幅 跌回川普勝選前水準
- 00757股東人數突破9萬人 穩居美股原型ETF人氣王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