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川普可能延後半導體關稅計畫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路透》 週三 (19 日) 獨家報導,美國川普政府的半導體高額關稅計畫可能延後上路。多名消息人士透露,華府官員近日已私下向產業與政府相關人士釋出訊息,表示原訂的晶片關稅時程恐推遲,顯示白宮正採取較為謹慎的策略,以避免引發美中新一輪貿易衝突。

根據消息人士說法,川普團隊正在放慢腳步,以免破壞與北京維持的暫時休戰局面,特別是擔心若貿易緊張升高,可能衝擊稀土等關鍵原料的供應。不過,官員強調政策尚未最終定案,若白宮拍板,仍可能隨時啟動高達 100% 的晶片進口稅。
川普今年 8 月曾宣布,美國將對進口半導體課徵約 100% 關稅,但在美國設廠或已承諾投資的企業可獲豁免。過去幾個月,官員多次向外界暗示關稅即將落地,然而近來指引顯然生變。
白宮對延後說法予以否認。白宮發言人德賽 (Kush Desai) 表示,政府仍致力於利用行政權推動關鍵製造業回流,並批評相關匿名消息為「假新聞」。
商務部亦強調,對半導體的第 232 條款關稅政策並無改變。
專家認為,若延緩關稅,對川普而言,目前時機敏感,因民眾對不斷高升的物價不滿。半導體進口稅可能推高電子產品成本,從家電到手機都受影響。
《路透》先前報導指出,政府甚至研議按設備晶片數量加徵關稅。川普近日雖放寬 200 多項食品關稅,但強調關稅並未顯著推升通膨,然而通膨仍高於聯準會 (Fed) 目標。
川普也正努力維持與中國的貿易緩和。他上月於南韓釜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雙方同意暫緩貿易議題。不過,美方仍警告北京,未來數月可能因國安理由採取新的措施。
川普政府 4 月起已對藥品與半導體展開進口調查,指稱過度依賴海外供應構成國安風險,關稅被視為其推動製造業回流的重要工具。
川普關稅已經衝擊進口,美國 8 月貿易逆差大幅縮小。美國商務部週三公布 8 月貿易數據,顯示在高關稅壓力下,企業減少進口,使當月貿易逆差收窄幅度超出市場預期。若此趨勢延續,將有助推升美國第 3 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表現。
官方數據顯示,由於進口大幅下滑,8 月貿易逆差降至 596 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8 月進口總額月減 5.1% 至 3404 億美元,其中貨品進口縮減 186 億美元,包含工業材料與消費性產品等項目。出口則因服務類別增加而小幅成長 0.1%,達 2808 億美元。
分析指出,川普政府今年持續調整關稅政策,對數十個貿易夥伴提高稅率,造成進口商提前囤貨、8 月後進口急縮。KPMG 高級經濟學家 Meagan Schoenberger 表示,新政策於 8 月生效後,批發商加速消化庫存以因應進口減量。她同時指出,因相關法律挑戰與談判尚未落幕,貿易前景的不確定性仍將持續。
- 全球陷入搶銅大戰 為何各國開始「囤銅」?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