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高盛」要出道了!中金將併東興、信達兩大券商 劍指中國版頂級投行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中國金融圈在周三 (19 日) 晚間迎來一則重磅消息,中金公司 (03908-HK)(601995-CN) 、東興證券 (601198-CN) 、信達證券 (601059-CN) 同步發布停牌公告,宣布正式啟動重大資產重組,中金擬透過換股方式吸收合併東興證券與信達證券,此舉被市場視為「匯金系」在接管三家 AMC 股權後,對金融資源的又一次深度整合,更指向「建設中國式一流投行」的戰略提速。

這次整合的政策脈絡清晰可見。近兩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新「國九條」等多次強調「建立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明確要求在 2035 年前培育兩、三家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機構。中金主導的吸收合併,正是落實這項精神的策略性舉措。
值得注意的是,三家公司實控人均為中央匯金,本就具備協同基礎,業務層面更形成天然互補。
中金公司擅長高端投資銀行、跨境服務與綜合財富管理,但在區域經紀、特殊機遇業務等領域存在增長空間,東興證券則在區域財富管理、量化客戶涵蓋上根基深厚,三方整合後可望透過資源協同補齊弱項,提升公司為國家服務戰略與實體經濟的質效。
從產業格局看,若交易落地,一個更具競爭力的「巨艦級」券商將呼之欲出。根據 Wind 統計數據,截至今年第三季,中金、東興與信達的總資產合計 1 兆 9583 億元,淨資產合計 1746.81 億元,合併後總資產規模將位列行業第四,僅次於中信證券、國泰海通與華泰證券;歸母淨利潤則排名第六。
對中金公司而言,此次收購恰逢其成立 30 週年、H 股上市 10 週年與 A 股上市 5 週年的關鍵節點,為其對標國際一流投資銀行奠定基礎,也象徵著中國資本市場正邁入「巨艦時代」。
具體到業務協同,三方整合將釋放多重紅利。財富管理方面,中金原有客群聚焦高淨值人群,區域下沉不足,東興證券憑藉福建等區域優勢,大眾財富管理基礎紮實,信達證券更透過「開戶引資」策略快速拓展量化客戶。
合併後,中金將形成「高端 + 區域 + 量化」的全客群覆蓋,區域滲透與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
投資銀行業務上,中金以央企 IPO、跨國併購見長,東興證券在產業併購、企業紓困領域表現活躍,信達證券則在破產重整等特殊機遇業務中突破顯著,三者整合將建構「傳統高端 + 中小 IPO + 特殊機遇」的全場景服務體系,對沖市場波動風險。
在固定收益與另類投資領域,信達證券的地方債承銷優勢與不良資產處置能力,東興證券的特殊資產 ABS 協同經驗,將助力中金快速切入地方債與另類投資賽道,形成「固收 + 另類」雙輪驅動格局。
中金今年前三季營收 207.6 億元,年增 54%,歸母淨利年增 130% 至 65.7 億元,成長動能強勁。此次整合不僅是企業層級的資源重組,更標誌著中國投行體系從數量擴張轉向品質提升。
隨著「中國式一流投行」加速成型,瞄準摩根士丹利、高盛的路徑愈發清晰,也為中國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參與全球競爭注入了新動能。
- 從趨勢中找機會 解析原物料市場轉折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