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重創中國業務 輝達直言:很失望
鉅亨網編輯林羿君
儘管輝達 (NVDA-US) 第三季度財報表現亮眼,但其財務長 Colette Kress 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中,對公司第三季(截至 10 月 26 日的三個月)在中國的業務表現表示「失望」,主因是持續升溫的美中貿易戰及地緣政治動盪,嚴重衝擊其資料中心運算產品的出貨。

輝達第三季財報顯示,來自中國的營收總計為 28 億美元,僅占當季總銷售額的約 5%。這一數字遠低於華爾街分析師普遍預期的 84 億美元。
Kress 指出:「由於地緣政治因素,以及中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本季原本可觀的採購訂單並未實際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在輝達上一個會計年度,中國市場的業務曾占公司總營收的 13%,顯示出地緣政治限制帶來了顯著的負面影響。專為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而設計、性能較低的 H20 晶片,銷售額僅為 5,000 萬美元。
對於目前的情勢,Colette Kress 表達了公司的立場:「我們對目前的情勢感到失望,這使我們無法向中國出貨更具競爭力的資料中心運算產品,但我們仍致力於持續與美國及中國政府保持溝通,並將繼續為美國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發聲。」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多次強調中國 AI 市場的重要性,指出這是一個規模高達 500 億美元的龐大商機。
Kress 週三重申了這一觀點,表示:「要在 AI 運算領域建立可持續的領導地位,美國必須贏得每一位開發者的支持,並成為所有商業企業的首選平台,包括中國的企業在內。」
除了美國的出口限制外,輝達在中國市場還面臨著來自本土競爭對手的挑戰,如華為與阿里巴巴也推出了新的 AI 晶片,挑戰這家美國科技巨頭的主導地位。
儘管在中國面臨阻力,輝達正積極在其他地區擴大其影響力,特別是在不斷成長的「主權 AI」(sovereign AI)市場。該公司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與南韓等國家持續擴大業務,並在近期獲准向阿聯酋出售多達 3.5 萬台先進的 GB300 AI 伺服器,以滿足全球對高效能 AI 運算日益增長的需求。
- 全球陷入搶銅大戰 為何各國開始「囤銅」?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輝達財報引爆哪些概念股反彈潮?投資攻略一次看
- 美破獲輝達晶片走私案:四嫌藉假房產公司經馬來西亞轉運中國 恐判20年
- 財報炸裂也救不了?輝達狂飆變跳水 華爾街驚呼「應收帳款」嚇壞市場
- 中美AI攻防戰逆轉?白宮出面叫停 要求國會否決限制輝達出口提案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